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太太是中国赠送的最珍贵礼物

2014年07月28日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太太是中国赠送的最珍贵礼物
    图为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卡明斯基先生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其书房摆满了书籍。中新网 记者万淑艳 摄
    图为老卡办公室中的摆件,台灯、观音佛像、孔子塑像、妈祖雕像、陶俑、玉如意等,琳琅满目。中新网 记者万淑艳 摄

  中新网维也纳7月28日电 (记者 万淑艳)2003年,一部中国和奥地利合拍的电影《芬妮的微笑》,打动了无数观众。电影里那段发生在奥地利妻子芬妮和中国丈夫马云龙之间的旷世之恋,令许多人感动落泪。这段跨越国界的伟大爱情并非虚构,而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

  发现这段故事并把其写成《苦乐人生》一书的人,是奥地利知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格尔德•卡明斯基教授。更为巧合的是,他和来自中国山东的太太张洪滨也谱写了一曲相濡以沫的异国恋曲。

  卡明斯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早在两国尚未建交之时,他就致力于发展奥中两国关系,1971年奥中建交后,在他的倡议下,奥地利当年就成立了奥中友协。自1972年迄今,他已累计70多次访华,足迹踏遍中国大江南北,三次受到邓小平接见。他还是首批山东省荣誉公民。

  高中对中国感兴趣 学中文与中国“干妈”结缘

  熟悉他的人都称其为“老卡”。老卡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时而还引经据典,讲上几句《孔子》里的名言。

  走进老卡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办公室,二楼里外共四间大书房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书籍,约有一半都是中文书,在中国都已鲜见的《红旗》杂志合订本全套赫然摆放在书架上。

  除了书之外,书房里琳琅满目的摆件亦凸显老卡是一个“中国通”:中式屏风、台灯、观音佛像、孔子塑像、宋庆龄画像、妈祖雕像、鲁迅塑像、陶俑、瓷器、关帝像、玉如意、年画……这些来自中国各个地区的摆件足以窥测老卡走过的广阔地域。

  在书房的一面墙上挂了近20个荣誉证书,包括山东省荣誉公民证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聘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友好使者”证书等。

  而说起老卡何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则要追溯到五十年前。上世纪60年代,正在读高中的老卡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彼时,他通过英语老师认识了一个香港的姑娘做笔友,彼此通信很多年。香港姑娘给他介绍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

  升入维也纳大学法律系后,老卡便和学校的中文老师徐芝秀学中文。

  在那个年代,每一个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的中国人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徐芝秀毕业于民国末期的金陵女子大学,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1951年,她在上海工作时认识了来自奥地利的犹太人皮克,皮克便因生计问题移民澳大利亚,离开上海前和徐芝秀结婚,准备等熟悉情况后接徐芝秀过去。

  但这一别却是一辈子。由于当时澳大利亚政策不允许黄种人入境,即使徐芝秀已持有奥地利护照依然不行。万般无奈之下,1952年,徐芝秀飘洋过海来到奥地利,但此后由于种种政策限制,夫妻二人此生再未团聚,没过几年,忧思过度的皮克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孤苦伶仃的徐芝秀在奥地利打过许多工,在美国使馆、餐馆、皮鞋厂都工作过,后来经朋友介绍开始在维也纳大学做中文老师。当时大学工资很低,她必须同时还在餐馆打工才能维持生计。多年以后,徐芝秀在维也纳大学颇有威望,1973年还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回中国访问。

  徐芝秀此生未再嫁,无儿无女。1965年,老卡便认这个中文老师为“干妈”,此后老卡照顾徐芝秀一辈子,直至干妈2008年去世。

  1995年,为了纪念徐芝秀不平凡的一生,老卡将干妈写作的诗篇和自传集合成《欧游诗抄》一书出版。

  促成奥中友协出版六十余本书 见证两国友谊

  老卡是维也纳大学法律系教授,同时身兼奥地利联邦科研文化教育部局长、奥地利中国及东南亚问题研究所所长、奥地利联邦外交部中国问题高级顾问、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

  早在两国尚未建交之时,卡明斯基就致力于发展奥中两国关系。在他的倡议下,奥地利早在1971年就成立了奥中友协,成为西方最早的对华民间友好组织之一。在他的促成下,奥中友协设立了“罗斯特霍恩”奖章,以表彰那些为促进奥中友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奥地利前总统基希施莱格等多位重要人士及中国的吴学谦、王炳南、陈昊苏等人士曾获此殊荣。

  奥中友协的日常工作由老卡负责。他同许多奥地利友人一道,将全部力量投入到对华友好事业中,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在他的积极协调与斡旋下,奥地利每年都组派大量团组访华,并举办研讨会、展览会、座谈会、培训班、出版书籍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许多重要的交流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为表彰卡明斯基教授的贡献,奥地利政府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奖”,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称号。

  通过他的努力,现今奥中友协已出版68部关于奥中友好交往的书籍,其中有50本由老卡本人亲自编写,约有10本已被翻译成中文,被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有《奥中关系史》、《苦乐人生》、《中国的大时代——罗生特在华手记》、《海上画梦路》、《庚子见闻录——奥匈使团驻华纪实》等。其中2003年出版的《中国的大时代——罗生特在华手记》获得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的贺函。

  通过他的努力,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大夫,嫁到中国、60年为爱情一直生活在浙江农村的奥地利人瓦格纳(中文名华知萍,她的感人故事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并被改编为电影《芬妮的微笑》),用画笔真实反映解放前中国人民生活的奥地利画家希福等一批奥中友谊的典范人物得到宣传并拉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我写这些书介绍了很多人,目的是希望中奥人民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伟大的事迹。”老卡对记者说。现在正在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有《奥中关系史》上下册、《Pestarzt in china》(《鼠疫医生在中国》)等。

  尽管已出版六十余本书,但老卡并未打算停下来。在他的脑海中还有许多出书计划。现在奥中友协正在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合作出版一本新书《谁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奥中信访制度比较》。

  访华70多次 三次受邓小平接见

  1972年,作为奥中友协创始人、奥地利中国及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年仅30岁的老卡第一次来到中国考察。

  那次,老卡应邀到河南红旗渠考察,在那里住了3天。中国百姓的热情让他印象很深。当时河南是中国有名的穷困之地,而红旗渠作为林州人舍命开凿的一道“天河”,衍生出“人工胜天”的“红旗渠精神”,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扬。老卡到达林州时,那里还没有招待所,就被安排住进了大队部,数九寒天没有暖气,厕所里冷得蹲不住,但是乡里的干部和农民都非常友好。农民们本来就没有很多食物,但他们依然招待老卡做面条、鸡蛋,这是农民当时最贵重的食物。

  让老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广东佛山去考察。那里的泥人和瓷砖久负盛名,却因为没有机场通航而不得不从香港转道前往。当时,正赶上佛山发大水,院子里灌满了水,老卡正满腹踌躇,不知该如何蹚过水去,突然一位个子矮小、瘦弱的广东民工走到他跟前,示意要背他过去。“他真是个热心肠。但那个时候的我,比现在要胖的多,个子又高,怎么能让这么瘦小的人背呢?我婉拒了他。但中国人民的友好让我铭记至今。”

  那次行程他在中国呆了整整一个月。先从维也纳飞抵香港,然后由南至北,从罗湖(现为深圳的一个区)-广州-武汉-郑州-安阳红旗渠-南京-杭州-上海-北京,一个月内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老卡曾三次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你们只看了中国好的地方,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地方,不看落后的地方,你们就不了解中国。”这是邓小平每次接见外国专家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位富有远见卓识的中国领导人给老卡留下了深刻印象。

  结识中国发妻 酷爱中华传统文化

  也许是命运的巧合,也许是注定的缘分,卡明斯基与瓦格纳一样,也拥有一段浪漫的中国情缘。他的太太张洪滨来自中国山东省。两人相识于1985年,那时张洪滨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工作几年后,1989年,张洪滨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读国际关系,缘分让两人再度重逢,1991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说起这段跨国婚姻,太太张洪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我们俩也许看起来很不相配,但是我们高高兴兴地一起生活了20多年。我不是典型的中国女人,我从小喜欢英美文学,在北外学习外语,又去美国工作过,此后在奥地利生活二十多年。老卡也不能说是典型的奥地利人,因为他对中国文化很了解。命运安排让我们走在一起。”

  跨国文化的差异并没有让他们的婚姻出任何岔子,两人将婚姻和家庭经营得头头是道。“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理解和不沟通,生活习惯不一样,文化冲突都无妨,这些可以成为佐料让生活更有味道。如果不努力,文化差异就会成为两人生活中很大的障碍。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很重要。”张洪滨说。

  中国太太让卡明斯基更加了解中国,也更加热爱中国,他认为,“太太是中国送给他最珍贵的礼物。”

  老卡还酷爱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本《陕西皮影珍藏》尚未读完。

  两人的儿子已经19岁,在维也纳大学法律专业读一年级。据张洪滨介绍,儿子现在迷恋上了少林功夫,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维也纳的少林文化中心学功夫,老卡戏称儿子为“少林疯子”。现在,一家人每年都会回中国老家探亲,感受中国文化和亲情。(完)

【编辑:何敏】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