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气象专家: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或将现身

2014年07月30日 10:56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气象专家杜良敏正在分析后期长江流域降水趋势。

  “厄尔尼诺”又要来了?今年6月凉爽如秋,不似往年那么热;入梅推迟了一周,梅雨期降水分布不均。

  网上及民间气象爱好者之中,已出现今年强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或许再现1998年特大洪水的担忧。

  厄尔尼诺今年到底会不会来袭?今夏是否还会出现去年夏季的罕见高温?如果厄尔尼诺现身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及后果?昨日记者就这些问题向省气象局相关专家求证。

  或现中等强度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通俗比喻,人发烧会身体机能失衡,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那片大海发烧了,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导致气候出现异常。

  目前,科学家采用赤道中东太平洋平均海表温度距平(指当前值与常年同期值之差)作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判定依据。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或持续5个月比常年偏高0.5℃,且偏高的累积值高于4℃),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分为极弱、弱、中等、强、极强五个等级。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气候影响显著,发生在次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易出现洪涝。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杜良敏介绍,据气象资料分析,5月热带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截至7月上旬,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中心的温度已连续2个月偏暖超0.6℃,中心值超2.0℃。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夏秋季节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有70%到80%。

  如果出现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会对我省后期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今夏高温比去年有所减缓

  去年夏天的高温历史罕见,今年是否会再现去年的疯狂?对此,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工郭广芬认为,按照概率学,出现像去年异常高温的可能性比较小。

  有民间气象爱好者的说法称,今年6月感觉较往年同期偏凉爽,入梅推迟了一周,出梅后晴热高温天气又唱起了主角,加上今年很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可能出现酷暑难熬的苦夏天气。

  对此,郭广芬解释,总体来说,今年6月高温少了,低温多了。原因是:当月夏季高温的制热者——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偏南,后期才加强,加上梅雨期雨水的“拉扯”,气温回升乏力。

  杜良敏则表示,今年梅雨期偏晚,降水分布不均,是受很多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今年夏天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高温,但高温会比去年有所减缓。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是“七下八上”,7月18日出梅后出现几天晴热高温天气,但很快有雨来降温。8月上旬初受热带低压环流影响,高温又会有所下降,因此今年难以出现像去年那样持续时间长的晴热高温天气。

  警惕厄尔尼诺对秋冬季和明年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具有大范围和较长时期影响特征,引起气候异常有长达1年至2年的持续过程。据气象部门统计分析,近60年来春季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后期发展为中等强度的共有3年(1957年、1972年、1991年),发展为强厄尔尼诺共有2年(1982年极强和1997年极强),对我省和长江流域后期气候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最明显的时期是其发生后的次年。

  杜良敏解释,强厄尔尼诺事件易导致我省当年秋冬季降水偏少,次年夏季降水偏多,出现洪涝。例如,98年特大洪水。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稍有差异,发生当年我省秋冬季降水大部偏少,次年春季大部偏多。例如,1991年发生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当年湖北遭受秋冬连旱,次年春季降水偏多2成以上,且温度大部偏低,给春播造成不利影响,次年夏季降水大部偏少。

  气象资料分析,据今年以来海洋变化,同时考虑其他气候特征,预计盛夏期我省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和高温。影响秋汛降水因素较为复杂,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子。从以往出现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分析来看,当年秋冬季鄂西北降水以偏少为主,今年汉江流域是否有秋汛,还有待监测和研判。

  厄尔尼诺对明年我省气候如何影响,还需后期滚动监测,根据发展趋势分析其对我省后期气候异常和灾害的影响,以便于政府和农、林、水、能源等部门制定相应对策和预案,共同防御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减轻其带来的损失。(记者 曾莉 通讯员 李傲 张灵 实习生 毛传俊 骆晓琴 顾雪婷)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