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营造“听真话”环境难度不亚于“说真话”

2014年08月08日 12:3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鲁甸县县长张雁在抗震救灾现场,向李克强总理直言不讳地提出救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李克强的多次表扬。李克强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能做到十全十美?我们来这里就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听真话。”

  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说真话、听真话,这是个简单的道理。可是,明白道理的人很多,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更多人选择的是“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

  很多人存在思想认识的误区,认为只要足够努力、方法得当,工作就一定能做好。在大多数时候,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具体问题不具体分析,而是一概而论,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更有甚者,将困难和问题看作自己政绩的“污点”,不想着去解决,而是掩耳盗铃、试图掩盖,那么就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谁都希望十全十美,但是像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带有不可预见性,会引发交通、通讯、次生灾害等一系列问题,一开始措手不及甚至是一时疏漏,在所难免。如果只从主观方面苛责,而不承认客观因素,就容易造成“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假话满天飞”的后果。困难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勇敢直面它、不采取措施解决它,它并不会自行消失,甚至会像讳疾忌医一样,越发激化恶化。严重灾难突如其来,灾区地方偏远、交通不便,物资缺乏、缺水缺粮,灾民食宿难以解决是客观事实。而且这些困难,单靠地方政府的力量很难解决。如果地方干部没有担当、不说真话,拿假大空的一套对付上级领导,向领导汇报“灾民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全,万事妥当,请领导放心”,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很有可能,灾民就要继续承受忍饥挨饿、缺医少药的处境。

  “听真话”环境的营造,其难度甚至不亚于“说真话”。听惯了“万事妥当”的人们,有时候甚至不太相信“存在困难和问题”的真话。就在日前,现场记者从救灾第一线发回的“浑水泡面”图片新闻,就受到了网络上如潮的质疑声,认为是“宣传造假”。质疑者并不缺乏理由:救援物资里有矿泉水,后勤保障有净水设备,有健康风险的浑水不可能用于食用,等等。然而事实证明,“浑水泡面”是千真万确的真新闻。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笔者曾经参与灾区医疗救助的调查工作,对灾区的艰难情况有过亲身体会。当破坏力巨大的强烈地震骤然发生,在紧急状态下,物资匮乏、缺医少药、交通通讯阻断、余震威胁不断所造成的严重困难,绝非坐在大城市的空调房里的人们所能体会的。当然,承认困难和问题的客观存在不是为不作为找理由,而是要从中找到解决办法。

  云南鲁甸县的抗震救灾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救灾和今后的灾后重建,依然存在重重困难。在这个时候,应该把所有精力集中到救灾上来,剔除无端的质疑,拒绝无节操的“花边”炒作,用纯粹而坚定的心,不回避问题、不隐瞒问题、敢说真话、敢听真话,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众志成城,最终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封寿炎)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