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医疗博士驻守震区深山 5天收治各类病患1000多人

2014年08月11日 11:33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从龙头山镇前往翠屏村委会的道路本来就弯急坡陡,历经地震滑坡、滚石的蹂躏之后,四驱越野车辆在上面行驶也变得十分困难,轰鸣挣扎、走走停停,成了主要的运行模式。15公里的行程,在抗震救灾的最初几天里,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医疗点作为受灾群众十万火急的生命线,从乡镇每往村组前移一步,就意味着受伤群众的生命多了一分保障。”曾参与过汶川地震医疗救灾的昆医附一院骨科博士何飞,深切体会到灾区医疗救治的复杂:“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最前线的运作机制和医疗平台,是提升医疗救治效率的关键。”

  在翠屏村口,记者看到由内科帐篷、外科帐篷、药房、观察室、物资库房和医务人员组成的“昆医大附一院翠屏医疗点”井然有序,其间还设有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收集点和伤员散步区,犹如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型医院。与普通小型医院不同的是,在这个灾区小型医院里坐镇的,是来自昆医附一院的6名医疗博士,协同他们一起开展医疗救治的,则是3名曲靖武警卫生兵和12名当地医务人员。

  “这个医疗点位于周边数十个村寨通往龙头山镇的交通要道上,从建立到现在短短5天时间里,已经收治各类病患1000多人。”昆医附一院副院长、精神科博士曾勇告诉记者:“这个医疗点的高效率,一方面来自救灾医疗资源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来自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救援的无缝对接。”

  8月9日凌晨3时零5分,两名伤员在部队官兵护送下赶到医疗点,医疗队员立即分为两个医疗组展开救援;3时30分,两名“腰椎骨折”和“颈椎骨折”的危重病患,经专家组多学科会诊与抢救后,及时与镇级医疗点成功对接;4时零2分,从镇医疗点赶赴现场的救护车搭载着两名病患,消失在夜幕中……仅一个小时左右,昆医附一院翠屏医疗点,便完成了两名重伤病患的有效诊治和及时转诊,昆医附一院牵头创建的救灾医疗救治体系和多方联动协调体系,再一次生动地展示了独特的救治效率。

  (记者 朱毅 朱绍云 谭雅竹)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