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档案管理不能固守部门利益 要适应时代变革

2014年08月14日 11:16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新华社以“每年数十亿元档案保管费去哪了”为题,对每年全国巨额的档案保管费使用情况进行追问。此事引起人们思考的,不限于管理费用本身,还有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时代在变化,档案制度延续以前的老旧模式还行不行?媒体报道,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管理挂靠档案超过30万份,其中半数为多年未缴费用的“弃档”在“沉睡”。

  我国的人事档案制度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档案、户籍和单位,三者共同构成个人身份和社会关系的标注,并将每个人牢牢地依附在这些标注上。在上世纪,档案是非常神圣的。档案里记录着一个人的出身、经历、政治、品德等方方面面情况,可以说是人生轨迹的微缩印记。在过去的年代,逢政治考察、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等关键节点,档案都体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

  今天的中国正在转型为权利社会,每个人都是自主、自足的权利主体,可以自由迁徙、自由选择。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少数能进入体制内工作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在体制外生存。除了一些考进公务员队伍,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的人还能体会档案的功用和重要,其他人的档案放进人才市场后很少问津。档案功能逐渐弱化,人们的迁徙、择业、升职都与档案关联不大。尽管如此,绝大多数毕业生都需要为档案保管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由此,“弃档”、“死档”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时代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变了,老旧的人事档案制度到了需要改革的阶段。作为公共服务的内容,档案管理该如何调整理念?一项与人身权利相关的人事制度,又该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充分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来回答。江苏、青岛等地已经率先取消了档案托管收费,湖北、广东等省份也在探讨取消这项收费,说明人事档案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开,还需要更多地方跟进。电子档案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必然方向。在理念上,档案管理也要跳出管理人、管控人的思维,以方便人、服务人为根本宗旨。

  在我国,牵涉面广、利益关联度大的户籍制度改革都已经破冰。在人事档案制度方面也不能固守部门利益,要适应时代勇敢作出变革。(艾丹)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