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福利之争”凸显民生新期盼

2014年09月10日 15:57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从过年礼物到端午粽子,再到中秋月饼……一年多以来,部分单位削减甚至取消节日福利,引发热议。无论是赞还是弹,首先必须厘清福利边界。否则,接受者难以坦然,旁观者更无法心服口服。

  由于中国人情社会的现实和长期形成的习惯,不少单位以往逢年过节都会发点慰问品、纪念品。然而,受限于不同单位效益不同等因素,人们拿到手的福利也参差不齐。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和单位违规、滥发福利,将正常的节日福利演化成隐性的灰色待遇。

  辩证看待福利,人们不难发现矛盾无处不在。一方面,体制内外的福利差引发公众对收入分配的吐槽;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取消或减少节日福利也引发“不适应症”。要破解这对矛盾,首先应该在执行层面明确福利的概念和标准,让福利发放的执行者、接受者和围观者都清楚明白地知道福利的“黑白灰”。

  归根到底,节日福利的争议不是围绕简单的一袋米、两桶油、两斤月饼,背后是公众对更好的社会福利体系的期盼,这种公众期盼的社会福利体系应既能激励先进,又能惠及绝大多数群众。此外,节日福利的争议背后,还隐藏着长期以来社会分配关系被扭曲,以及各单位福利发放差距过大且不够透明的问题,这决不是单靠福利这个“游码”能够平衡的。因此,只有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用更公平、更公正、更公开的原则,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才能带给最广泛的劳动者真正的“福利”。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