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汉曾发布《标识英文译写指南》 起草人坦言仓促

2014年09月12日 11:27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鹦鹉大道一处旅游导示牌上,“古琴台”翻译为“Boya Terrace”,实际上,“古琴台”在《武汉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写指南》中并无对应翻译刘智宇 摄

  三镇10万标识牌,竟由17个区20余个部门各自制作、标准不一,昨日,这一乱象经本报身边文明系列报道独家披露后,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武汉市为什么不制定双语标识统一的制作标准?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为规范公共场所中英文标识,2012年4月,市外办发布《武汉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写指南》。

  然而,对这一《指南》,不少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吐苦水:太简略,“不解渴”。

  昨日,记者在市城管委官网“政务公开”栏的“通知公告”项中,找到了《武汉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写指南》的电子版。浏览发现,该《指南》由市政府外事办起草,正文45页,包含通则、实体名称、组织机构和职务职称、交通、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等7个部分。每部分均注明了相应标识的翻译方法、书写要求,并附上了常用标准翻译。

  这本45页的《指南》够用吗?记者采访市交管局、市城管委、市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均称,“《指南》太简略,很多标识想翻译,却找不到依据。”市城管委广告处相关负责人称,户外广告、门面招牌时常涉及中英文内容,由于词汇多变,《指南》很难兼顾。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诸如“大兴一路”、“民意二路”这类带有大写数字的路名,《指南》中并未明确规定译法,交管部门只能参照外地标准设计制作。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指南》里,归元寺翻译为“Guiyuan Buddhist Temple”,古琴台却找不到相应翻译。

  昨日,记者就此咨询参与《指南》起草的市政府外事办亚洲处工作人员高嵩。“2012年2月,长江日报曾报道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等窗口单位中英文标识混乱不堪,让加拿大外教犯晕,反响强烈。为规范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我们启动了《指南》起草工作。”高嵩回忆,起草过程中,市外办参考上海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并邀请参与《规范》起草的上海市语委办专家张日培全程审议、把关。

  为何多部门反映《指南》“不解渴”?他坦言,《指南》仅是试行版,并非地方标准,起草时稍显仓促,“只留下了《规范》中可以通用的部分,1个星期就起草完成”。(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李华芬 段建新)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