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垃圾分类需要“软硬兼施”

2014年09月12日 15:21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我市日均收运垃圾6600吨,今年内将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本报报道)

  在笔者看来,要实现垃圾分类,必须“软硬兼施”。

  软,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市民都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要让市民从家庭开始,就把“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存放,免得再进行二次分捡,提高劳动效率。

  硬,就是环卫设施的硬件要跟上。街头的垃圾箱,要以“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标准,分门别类,用简洁生动的图画标明,让市民看一眼就明白。这样,就可以让大家按图索骥,有规可循。

  现在,我市大多数居民家庭都是采取垃圾混装,什么瓜果皮、剩饭菜、旧电池、旧衣帽、坏灯管等都丢在一袋。因此,要让家庭实行垃圾分类,光靠号召不行,必须采取奖惩措施,比如,给愿意搞垃圾分类的家庭,免费提供垃圾袋,并且对垃圾处理费做一些适当的减免,作为奖励。同时,对一些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对好的予以宣传、奖励。对分类不好的家庭和小区,让其限期改正,或者加收垃圾处置费用。通过这些硬措施,慢慢让垃圾分类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

  其实,日本从1989年就已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以佐仓市为例,市政府下设一个环境课,专门负责对各社区居民的垃圾回收管理。在居民家里就按照环境课下发的“垃圾回收日历”具体要求,将家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完毕,约定每个月的某个星期的某一天专门回收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其他的类别。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系统从设计时,就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这些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蔡正奋)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