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莞“的哥”数量达1714名 公招“的哥”或常态化

2014年09月23日 10:1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开始,东莞史上最大规模的“的哥”公开招聘开始。记者从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了解到,今年东莞将有1714辆一类出租车到期更新,其中1714名出租车主班司机岗位将全部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每辆车两名司机的名额,主班司机自己找“副手”,那么本次将有约3500名“的哥”岗位需要续约。

  市交通部门透露,此次“的哥”公开招聘报名时间为9月22日~24日、10月27日~29日及12月8日~10日3个时间段,具体操作方式由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主持。据了解,东莞公开招聘“的哥”已是第三次,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公开招聘“的哥”还在试行阶段,如果效果好,会考虑将其常态化。

  客源减少部分出租车无人承租

  在东莞的出租车行业,为承包到一辆出租车,司机不得不向企业送上“茶水费”、“人情费”曾是行业“潜规则”。

  从湖南来东莞开出租车的李师傅表示,他已在东莞开了4年的出租车,过去,“茶水费”是入行的“基本门槛”。他称,当年出租车生意好的时候,他大约每月收入2万元,也就不计较一次性缴纳的8万元押金和6万元的“茶水费”。据了解,“茶水费”的收取标准每家出租车公司都不一样,从5万元到8万元不等,多数在6万元左右。

  为规范行业运营,去年市交通部门更新了1814辆的士,每名的士司机在签合同前都要签一份保证书,保证没有被收取任何“茶水费”,并严令禁止出租车公司向司机代收“茶水费”。

  今年开始,东莞出租车业进入“寒冬”,“的哥”的收入减少了约三成。目前,1714辆一类出租车面临到期,不少司机已经动了转行念头,不想续约。京都出租车公司的卢师傅今年10月合约到期,目前他已托人找到了一份工厂的工作。“和开出租车起早贪黑挣不到钱相比,还不如找份轻松的活。”他表示,他早就预料到了今年生意冷淡,要不是合约年底才到期,他早就转行了。记者采访的多名“的哥”都表示,由于出租车公司收取的8万元押金必须期满才能退回,所以才会继续撑下去。

  据了解,和几年前托关系打点才能拿到出租车指标相比,现在不少出租车公司都面临无人承租的窘况。鸿运出租车有限公司拥有220辆公共的士指标,但目前承租的只有154辆,还有66辆无人承租。

  副班司机由主班司机自己找

  作为此次公开招聘的组织机构,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王建文表示,公开招聘出租车司机是为防止出租车公司或中间人收取高额“茶水费”。他表示,“茶水费”主要是由于出租车供需失衡产生的,以前都是企业自己招聘驾驶员,缺少一个公开、公平的招聘平台,很容易产生暗箱操作。

  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开招聘除了要杜绝“茶水费”外,也是为了严抓不打表等违规行为和服务质量问题。“现在公开招聘还在试行阶段,如果效果好,会考虑将其常态化,最终起到制度化的规范效果”。

  据悉,经营期内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经营期内查实不打表次数2次或以上的老司机将不得参加公开招聘。同样被列入此次招聘“门槛”的还有:经营期内发生绕路行为1次或以上的;被查实不主动交出乘客遗落车内物品的;连续2年质量信誉考核被评为B级的老司机。

  跟以往招聘不一样的是,这次招的1714名出租车司机只是主班司机,而副班司机将由主班司机自己去找。(记者彭筱璐)

  ■相关新闻

  招公交司机

  给补贴助落户

  东莞很缺公交车司机!市交通部门日前公布了东莞公交车司机缺口,目前为3000人,未来两年更将高达5000人。为此,市交通运输局制定方案促进公交车驾驶员的聘用工作。该方案规定:本地司机每满一年将奖励1000元,外地司机则可在入户上获得倾斜。

  根据该方案,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对具有东莞户籍人员(男性43周岁以下、女性38周岁以下),经培训增驾A1牌驾驶证或新领A3牌驾驶证,且与东莞市公交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同一公交企业连续从事公交车驾驶工作每满一周年,由市财政补贴1000元。

  根据该方案,公交车司机的薪酬待遇和其他福利也将更有保障,未来将提高公交车驾驶员的薪酬待遇水平,并将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关于“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的规定。

  根据该方案,东莞还将积极解决非莞籍公交车驾驶员的落户问题。对在东莞服务满一定年限且无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的公交车驾驶员,在积分入户和人才入户等政策上予以扶持和倾斜。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