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夫妻结婚27年依然甜蜜 幸福秘诀把老婆看作闺女

2014年10月21日 13:55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安徽夫妻赵峻强、魏玲侠,分居多年,依然甜蜜 记者周超 摄

书信影印件

  结婚的27个年头里,安徽的赵峻强和魏玲侠仅有10年聚在一起。他们也因此有了更长的通信时间,从信里,你能读出一个浪漫文艺的丈夫和一个务实持家的妻子。

  如今,他们的女儿赵魏丹在武汉研究生毕业,也在异地定居。一家三口从两地分居,变成了分处三地。

  跨越民族界限,步入婚姻

  1981年,“光棍节”的说法还没兴起,11月11日,16岁的赵峻强顶替父亲的岗位,成为安徽省宿州市芦岭矿的矿工。

  3年后,他写下了平生第一封信,给自己刚刚确定关系的恋人;信的开头称“魏玲侠同志”,对方还在两人的故乡临泉县鲖城镇,距离芦岭近300公里。

  其实,他们已认识多年。赵峻强打趣地说,“魏玲侠是鲖西一朵花,住我们前后家”。他11岁、魏玲侠9岁时,两家住到了门对门,现在已是矿业集团分公司老总的赵峻强回忆,每天10小时矿下作业,不吃一口饭不喝一滴水,但能赚到一份能吃饱饭的工资,也磨砺了自己。

  魏玲侠在农区服务站工作,父亲做小买卖。1987年,两人准备结婚时,遭到魏家的强烈反对,因为魏家是回族,民族差异成了主要问题。

  魏玲侠说,父亲怕赵结婚后不能尊重民族习惯,但母亲坚持,赵爱看书,人品好有志气。

  最终,分居两地、跨越民族的两人结婚了。

  分居15年,信中的妻子成了“我半吊子的老婆”

  1984年的第一封信以恋爱开始;3年后他们结婚了,两人仍处两地,信的称呼从“玲侠同志”变为“玲侠”,再到“我半吊子的老婆玲侠”。

  结婚后,两人每年年假时看对方一次,魏去芦岭时,赵的舍友就“知趣”地到别处借宿,赵回家时两家跑,7年后,两人才有自己的家。

  1988年10月10日,两人有了女儿,用上两人的姓,取名赵魏丹。此后3年,是魏玲侠最难的时候。她要照顾小孩,还要上班,孩子经常生病,她只能在信里得到丈夫的安慰。

  1994年,赵峻强调至集团桃园矿,魏玲侠也被调入,两人拥有了结婚7年后的第一个住所。赵回忆,“什么都是新的,只有老婆不是新的”,记忆最深的是起初什么也没有,两人吃饭坐的是砖头铺报纸,桌子是洗衣机盖子。

  此后,两人终于迎来十年的“同居”生活。

  如今,一家三口分处三地

  高中的赵峻强第一次接触古诗,认为那是最美的表达,从此爱上文学。当年,做矿工的他正是因为自己创办了大泽乡文学社,被矿领导看中,成功从矿工向通讯报道员转身。

  现在,家里留下的赵峻强的来信,信的开头总是不惜笔墨的风景描写。小学时,赵魏丹常抄父亲的信交作文作业。而魏玲侠对此大为光火,她曾告诉赵峻强,她要的是家信,不是散文,让赵哭笑不得。

  2004年,赵峻强从桃园矿调至淮北,两人再一次两地分居。2006年,他们的女儿赵魏丹考入中南民族大学,一家三口分处三地生活。

  如今的赵魏丹已经26岁,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就职。她常常逗父母说,每次在外购物时,总是父母手牵着手在前,她在后面提东西。

  赵峻强说,当年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在时代的裹挟下夫妻只能分居。他说,幸福的秘诀是把老婆看作闺女。

  赵魏丹告诉记者,自己已年过半百的父亲,手机里母亲的号叫“第一情人”,他们互称小绵羊、藏獒。今年,父亲又给母亲取了新名字——小苹果。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