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第一高楼”再易主 “高楼热”引发冷思考

2014年10月28日 1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530米!28日封顶的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在刷新中国华南地区“天际线”的同时,也再次引发对中国“高楼热”的冷思考。

  这一高度仅次于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不过,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和66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一旦建成,“第一高楼”的名号将再度易主。

  近年来,修建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在中国方兴未艾。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球126座在建的超高层建筑中,中国独占79栋,大约相当于每三栋摩天楼里就有两栋在中国;未来五年,中国主导超高层建筑开发市场,占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建成总数的71%。

  值得注意的是,与摩天大楼通常集中在人口稠密、土地稀缺、地价高昂的特大城市这一国际惯例不同,中国不少在建或将建的摩天大楼位于经济发达程度稍逊一筹的二线城市。

  这种异常的热衷,与地方政府的推动不无关系。

  近年来,不断有二线城市在市政规划中拨出地块,鼓励开发商建造高层写字楼。除拉动投资外,吸引更多商户,提升城市竞争力也是一大考虑。

  “政府机构认为,建超高层写字楼可以提高城市商务环境的竞争力,进而打造金融中心,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规划经济定位。”世邦魏理仕中国区资产服务部执行董事杜日生(Andy To)说。

  诚然,由于在形象和品牌效应、建筑质量、地段等方面具有优势,摩天大楼的吸引力通常比普通建筑要强些。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亚洲超高层建筑普遍比同一市场中的甲级建筑存在10%至40%的租金溢价。

  但“建好高楼,自有人来”的如意算盘未必时时打得准。从宏观上说,一个城市要想吸引大量商户,成为地区甚至全国金融中心,政府效率,成熟的法律和税收制度,公开透明的市场,完善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等因素至关重要。事实上,一些特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之所以受到热捧,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其依托的城市。

  摩天大楼对商户的吸引力取决于城市整体实力,也受物业管理水平影响。正如杜日生所言,管理超高层建筑对中国而言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中国新建筑出现的速度远远快于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物业管理的滞后,无疑将使超高层建筑的魅力大打折扣。

  更大的问题在于,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写字楼的需求整体呈疲软态势,而超高层建筑仍在不断增加。当市场供过于求风险若隐若现之时,摩天大楼建成后招租可能越来越难,就投入产出而言并不合算。

  据商业地产服务机构RET睿意德的报告,因供应量持续上涨而新增需求有限,2014年二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上升。

  虽然从长远来看,随着二线城市的发展壮大,以及中国经济逐渐向第三产业驱动型经济转型,超高层写字楼的需求将逐步释放,但在土地规划上采取更务实的做法,加强道路管网、垃圾处理、排水系统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无疑是此刻地方政府比打造摩天大楼更应该做的事情。(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