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民眼中的国家宪法日:宪法走出文本 走入生活

2014年12月04日 1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王恩博)一本本鲜红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单行本整齐躺在国家宪法日书籍专架上,来往顾客不时驻足翻阅。这是记者4日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看到的场景。

  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宪法”这个看似遥远的名词正逐渐跳脱文本的桎梏,走进中国民众的生活。

  书店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王先生夹着厚厚几册法律类书籍,其中《宪法》单行本尤其显眼。提到国家宪法日,曾是重庆市一名政法工作者的王先生难掩激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又设立了国家宪法日,把国家根本大法提到了更显著的位置,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谈及设立国家宪法日的作用,王先生认为,此举固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普及宪法知识的机会,但基层政法工作者更应抓住这个契机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杜先生也表达了相似观点:“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无疑有利于增强民众守法意识,但普法是双向的,不仅针对群众,更针对政府和执法部门,只有执法者以身作则,才能达到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初衷。”

  以法律为准绳的执法者如何看待国家宪法日?北京市基层民警马亮坦言,基层执法人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执法时难免遇到一些复杂情况,因此设立国家宪法日进行普法教育、树立宪法权威,有助于提高基层执法的有效性。

  但马亮同时认为,中国加大普法教育力度也给基层执法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执法者只有学法、懂法,才能做到依法执法,并在此过程中有的放矢。”

  中小学是普法教育的“前沿阵地”。北京景山学校4日举办国家宪法日校园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数百名师生齐声诵读宪法内容。该校校长范禄燕认为,目前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依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亦不懂得承担相应法律义务,因此设立国家宪法日普及法律知识十分必要。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讲座、情景剧、辩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该校团委书记王颖告诉记者,“学生们参与率很高,也非常感兴趣。”

  王颖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为开展中小学普法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宪法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在学法、守法的同时,不再觉得宪法遥不可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总是随身携带《宪法》单行本,在他眼中,宪法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宪法并非高高在上,它赋予每一位中国公民权力与义务,伴随我们一生,与我们息息相关”。

  “宪法记载着国家的历史,更决定着民族和国家未来。只有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感悟宪法、理解宪法,才能了解国家的价值观,感受到作为公民的自豪”,韩大元希望,随着国家宪法日等普法活动的进一步推进,走出文本走入生活的宪法,今后能驻扎在每一名中国公民的心中。(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