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西藏千年古盐田的守护者

2014年12月14日 16: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西藏昌都12月14日电 题:西藏千年古盐田的守护者

  中新社记者 赵延

  “自唐以来这里就开始出现古老的晒盐技艺并传承至今,距今已有1300多年,这里当时对‘茶马古道’的运盐起到了重要作用。”年近半百的格桑拉措是西藏昌都芒康县加达村人,自儿时就承袭了制盐这门传承千年的手艺。

  芒康县的千年古盐田位于盐井纳西民族乡和加达村境内澜沧江东西两岸,处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站点,从古时候的马驮、人背,到现在的汽车运送,这里的盐始终销往周边各地。2008年6月,盐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登高俯瞰澜沧江边数千块盐田,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盐田下面钟乳晶盐千姿百态。格桑拉措告诉记者,她从记事起就跟着母亲整天“泡”在盐田里,“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技艺,舍不得丢”。

  如今,村里制盐的多数为老一辈的村民,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的也很少愿意学习这种辛苦却赚钱少的活儿,因为这里的盐市场售价仅是几毛钱(人民币)一斤。

  看着制盐技艺逐渐在年轻一代中“消失”,格桑拉措感到不安。村里有个习俗,只有女人才会下田干活,所以村里的妇女们人人懂得制盐,而格桑拉措也让自己的儿子学会了这门技艺。“不管他以后干什么工作,我只想让他懂得制盐的手艺。”

  盐田整体为支柱式木棚结构,以木头为支柱,在几根木柱上搭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木结构顶棚,在其上面铺盖碎的草本植物,再铺上旧盐田下挖出的泥土,形成小块盐田,最后在泥土上倒上从澜沧江边卤水井里背上来的卤水,晾晒干后,盐田里就会留下一层盐。这种木棚结构在靠近澜沧江边的坡上重叠建设,便形成了古盐田。

  近些年来,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背卤水制盐渐渐被电机取代,格桑拉措现场为记者示范,“一通上电,电机可以把卤水自动抽送上来,再也不用我们上上下下地背卤水了”。

  据格桑拉措介绍,该村产的盐偏红,故称为红盐(由于土壤原因,澜沧江东岸产白盐,南岸产红盐)。红盐表层的盐无需加工便能食用,下层含少许泥沙所以用来喂养牲畜,其他的盐则运往周边县市进行销售。“以前用骡马驮运,至少需要3个小时,现在路好走了,开农用车到县上送盐也就20分钟。”

  近几年,随着前来盐井的游客增多,加达村村民们还将自家产的盐进行简易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据加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汪凯介绍,目前,盐井从事盐业生产的有300多户,有5000多块盐田保存完好。(完)

>相关新闻:

  •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