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别低估“没脸回家”心态的复杂

2014年12月25日 16:20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感到一种压力。相对于父老乡亲很高的期待,“没脸回家”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感受。这种心态需要关注。

  新的一年即将作别,特别是站在农历年关这一特殊节点之上,人民日报对“没脸回家”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关注,恐怕会击中一部分具有此种真实心态之人的泪点。“没脸回家”的心态,除了个体遭遇层面的原因之外,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如在传统价值观中,个体求学、成才,首要目的其实并非止于实现个人价值与抱负,更多是背负光耀家庭甚至是家族的重负。有此负重,个体的“挫败感”显然更强。而现时消费主义的盛行,对于成功定义的狭隘化,又进一步激发了这种传统文化心理。

  而一种文化心理的优化与重塑,显然难以仅仅依靠个体的“觉悟”。从这个层面而言,外部社会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说才是淡化“脸面”心理的根本之道。比如在当前的城乡二元化社会体制之下,城市人与农村人的隔阂,并不止于身份标签上的差异,而更指向一种权利、阶层的固化。具体表现在,如社会保障制度与机会公平的巨大鸿沟,导致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产出期待存有天壤之隔。而来自家庭的期待愈高,“没脸回家”的心理自然愈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向城市求学、工作,在这种二元制的迁徙型社会中,长辈与后代的代沟与文化差异更为凸显,比如催婚等现象的日益凸显就是典型案例。如此现象催生出的家庭亲情的弱化,代际的情感隔阂,亦会加剧“没脸回家”的心态。而这些现象都脱胎于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现实之中。

  当然,必须看到,人民日报在谈论这一现象时,是作为一种社会心态来看待,而非指向个别人的心理,可见外部环境的改善或才是起决定作用。因此,大环境下的制度进步或更应该被敦促与加速。这才是优化社会心态的根本之途。 朱昌俊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