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旬老人轻信小广告买近两千元药 吃一月病没好

2015年02月27日 10:39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近日,省会八旬老人金先生遇到一件烦心事:他看到一则推广保肾的药品广告后,拨通了订药热线,电话里的“医生”说,这款保肾药能帮他除去前列腺的病根。于是,他花1970元买了这种药并吃了整整一个月,结果不但病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头晕等症状。业内人士称,热线里推广药物的“医生”大多只是营养师,并没有行医资质。常年从事消费者维权的法律工作者也提醒中老年人,买药千万别轻信小广告,要听从正规医院医生的医嘱对症用药。

  轻信广告,老人买了近两千元药

  省会八旬老人金先生喜欢读书看报,由于身患前列腺疾病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所以他特别关注药物方面的信息。

  2014年12月中旬,他从一本刊物上看到一则关于保肾功能的药品广告后,便拨通了热线电话,对方简单介绍了功效后,留下了金先生的地址,还说为其邮寄一本针对这款药物的读物。

  三天后,金先生收到了从长春邮寄来的名为“性福之门”的书,书上对这款保肾药物介绍得十分详细,还专门提到可以根治金先生所患的前列腺疾病。金先生按照书上的订药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位自称是医生的李大夫。听完金先生的病情介绍后,他当即保证只要服用这款药物4个月,即可药到病除,否则全额退款。由于李大夫说得头头是道,金先生便花1970元购买了4个月的这款保肾药。

  金先生回忆说,2014年12月27日,他停用了其他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开始服用新买的这款药,可三天后身体却出现乏力症状,并且前列腺病情没有好转。再次咨询时,李大夫为其推荐了一位专家级的孙主任询问病情。“这位孙主任没听我说完,便要求我再购买另一款价值500元的药物搭配服用。”金先生说,他明确表示不再购买后,孙主任便要求加大药量。

  2015年1月26日,金先生开始出现头晕等症状后,停用了这款药。这次,金先生翻看了这款药的说明书,发现说明书上只写有补肾、助阳等功效,并没有提及治疗前列腺疾病。他再次打电话要求退款,李大夫和孙主任都以年底放假为由,一再推脱。

  热线“医生”,大多没行医资质

  26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老年人都有过看广告信息购买药品的经历。在这部分老年人中,有近一半的老年人称自己“上了当”。

  73岁的柳先生说,很多小广告把有些药和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他们又往往满怀希望想把自己的病治好,所以才会上当受骗。“拨打热线电话,对方常说自己是专业的医生,还给我们分析病情,讲解这款药品的功效,直到最后让我们买了他们的药品。”柳先生说。

  而据专业从事医药推广的高先生介绍,“这种为患者分析病情的‘医生’大多只是在行业考取一个营养师的资质,并没有行医资质。”高先生说,这些所谓的“医生”往往声称会做患者专职医生,随时为其分析病情,“其实是为了推广药品,获取提成。”

  有病要去正规医院,根据医嘱用药

  经销商通过某些渠道对药物进行宣传,消费者通过电话订购药物,这种销售模式和传统的消费者在医院和药房购药有很大不同。

  常年从事消费者维权的法律工作者、省会新华凯佳法律服务所副主任张少辉说,消费者获得药物信息的途径只是通过商家的广告宣传,而缺少对药品详细信息的直观感受,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消费者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同时,那些所谓的‘医生’电话了解病情,不但无法保证其身份,而且也很难正确判断病情。”张少辉提醒中老年消费者,不要轻信药品广告,更不要被所谓的“李大夫”、“孙主任”滔滔不绝的宣传所迷惑,有病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并根据医嘱对症用药。 □记者 董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