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州免费书吧蹿红受质疑 已贴出“转让”告示

2015年02月28日 10:04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

  这两天,一篇题为《喜事:福州首个全免费的公益书吧开业了》在微信朋友圈蹿红。这则圈文在推广书吧的同时,也在推广一个微信公众号——“人人为人”,目标吸收微信粉丝1000万。这则圈文被转载超过10万次,叫好声众,也有网友和媒体质疑。

  昨日上午9点多,海都记者再次来到书吧,室内依然人头攒动,不少市民看到媒体报道后,都来一探究竟。但书店玻璃门上,多了一张“转让”的告示,但并未留下相关的联系方式。

  书吧发起人之一林航昨日并未到场,在电话中,他声称这两天接到了很多骚扰电话,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亲友也都劝说他们不要再继续做下去了。

  昨日上午,发布书吧的微信公众号“人人为人”发出回应文章《请给“平民慈善”一条生路》,文中称“你们真的意识不到吗?你们真的伤害到我们了”。书吧方面回应称,自己是“做好事”,而质疑者只看负面、爱揭露阴暗面,并暗示微信公号也要“拜拜”了。

  通过公益书吧推广的微信公众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平民慈善”方式。按其表述,这种模式要“建立一个超千万人共同关注的发布平台”。然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超大平台每人捐2元钱,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一千万粉丝,对于微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目前,福建省内最大的微信公众号,粉丝也仅仅在十万级别,超过10万粉丝量的公号,就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于是,借公益之名炒作的质疑应声而来。(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新榕)

  □短评

  一质疑就关门这种公益太脆弱了吧

  本地一位多年从事公益行动的人士在微信中表示:做公益、做慈善过程中,受质疑是一种常态。有责任的公益团体,遇到质疑,必定是迎面而上,说服公众。

  说服公众相信,需要几个要件:第一,得有一个合法的组织,这是公众信任的前提;第二,公益组织的专业能力、运作能力;第三,该组织奉行善意,遵守承诺案例。也就是公益组织通过一件一件好事,攒出的声誉。

  公众的质疑对公益组织来说也是一个机会:通过辩白,表述自己的公益宗旨,多轮博弈后,才渐渐积累起信誉。

  “人人为人”公众号的操作者,运用了一点“互联网思维”,以为这种模式既可以建起一个宏伟的公号帝国,又可以博取公益的好名声。这种运作必然受到质疑,而稍被质疑就停摆、就“撒娇”,恰恰说明这个所谓的公益行动,只不过是一张巨大的画饼,一戳就破。

  这样的公益,既然要停了,就让它停掉吧。

  相关新闻:

  福州免费书吧关门?怪我咯!

免费书吧门口贴的告示

  昨天一看微信标题《媒体老爷,请给“平民慈善”一条生路》,赶紧点击看看。我们东南快报新媒体看到福州出现首个免费书吧,完全是以欣喜的态度去报道的啊,这个太好了!万万没想到免费书吧这么脆弱,媒体一来,倒了!

  我们只能说:怪我咯!

  那么,被点名的“媒体老爷”怎么说呢!

  东快记者叶佐温:

  采访前就“迅雷不及掩耳”“人肉”了!

  我和强哥,都被点名了,称因为我们的报道伤害了他们。“东南某报的叶记者,一脸诚恳的态度,采访了两个小时,回去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高效率发表了一篇‘人肉’文章,寻找我们的‘幕后高能推手’,并列举了一堆的证据,‘合理’质疑我们是给开发商做炒作推广的。”

  作为采访记者,我想告诉网友们,这篇所谓“迅雷不及掩耳”的文章,是在出门采访前就写好了。书吧免费,我看看是哪个公众号发的,顺道看看历史发送记录;看到注册文化传播公司,手滑百度了一下,查到书吧管理员招聘信息。所有的这些资料数据,任何一个有好奇心的网友都能在网络搜索到。我只是将这些内容整合记录罢了。就事后的采访表明,他们团队确实也是想认真经营这家书吧的。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书吧,门还开着,书吧内依旧坐满了看书的人,但店门贴着一张仅写“转让”二字的告示,并未看见负责人。

  认为“躺枪”的媒体人陈强:

  任何事情,媒体都应有质疑精神

  就因为在朋友圈发了打问号的“炒作”二字,被这篇“雄文”点名了,而且原因归结为没有给我这“老爷”倒开水喝。

  对任何事情,媒体都应有质疑精神,否则可能被利用。去了现场,才知道开书吧的楼盘不太景气,一楼一些店面未能租出去,书吧是店面主人(据说也算书吧股东)暂时免费提供的,店内外挂有某投资、销售机构的牌子,这里昨天才正式开业,并非像文中所述开了两个月。

  更让人好奇的是,他们的公众订阅号早先的一篇招募文章表示愿出资百万元找高手做订阅号以便达到千万粉丝……

  面对媒体的这些质疑和疑惑,当事人应该释疑解惑,有话好好说。从25日以“记者”名义写的介绍文章在朋友圈被刷爆,到昨天这篇回应文章的专业程度看,不排除有新媒体高手在幕后运作。

  高能网友“神戳戳”:

  免费书吧关门?!怪我咯!

  资深媒体人“神戳戳”以前玩微博,转发基本个位数,求爷爷告奶奶,两位数要摆一桌,三位数想裸奔。万万没想到,有一次转发过万,当场智商下降到个位数,晕了好几天,以为“神戳戳”变成了神。

  看到kpi(关键绩效指标)狂涨,简直是要疯的。要是“神戳戳”有这个策划,点击几十万,刷爆朋友圈,记者踩破门,肯定会晕过去好几天,女友有要求,都是买买买!

  看完书吧关门微信的措辞,原来人类都是共通的,一样晕了。可是要不要这么明显,被戳中某处,就满地打滚。自己做不下去,没能耐,你就说:开了两个月的公益书吧,媒体一来,倒了!

  “神戳戳”只想说,好吧,怪我咯!

  书迷“龙公子”:

  读书是件“奢侈”事,静下思考比免费重要

  媒体关注后,免费书吧一日之内“告饶”转让,媒体人+书迷“龙公子”觉得此事“奇奇怪怪”。他认为,对慈善绝非一时冲动和一时热情可以铸就的,而是靠完善的机制和专业的态度。

  仅凭媒体的些微质疑、一条微博或者一篇文章就倒掉的慈善,是不靠谱的。今天如不因质疑完蛋,明天可能因房租不免费而“死掉”,还有其他。活着的理由只有一个,“死亡”的原因却有许多。

  作为一名资深阅读者,“龙公子”并不在乎书吧是否免费,“需要安静,能让人思考的地方”。阅读环境免费了,既可喝茶又可相亲还能交友,但对纯粹阅读者“什么都可以,反而变成了什么都不可以,连读书都不可以了”。读书是件“奢侈”事,愿意支付时间成本、买书成本、交通成本去阅读的人,更不介意多支付一杯咖啡的钱。

  网友这么说

  @Tony.Z:关于免费书吧关门,有种给人心里有鬼的感觉!媒体质疑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本身就没有错,为大家探寻真相,这本身就是媒体的职责!免费书吧,应该值得提倡,这有助于城市提升人文气息。但却因为媒体而“夭折”,也可能是自身问题太大。再者经营者抗压能力差,为何不一开始就做好相关工作,安静地做个老好人,也不用新媒体传播了,做好事不留名,怕出名还搞那么大动静干嘛!既然事已至此,媒体该做的就是给民众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希望免费书吧重振旗鼓。

  @晓明是doubibrother:两天过去了,书吧像坐了回过山车!既然都“炒作”起来了,媒体还帮忙添了把“火”,就顺水推舟继续开下去也未尝不可嘛!玻璃心不可取!

  @雕刻时光:在我们热议免费书吧之余,是不是更应该大力关注、扶持一下福州的实体书店,尤其是惨淡经营的民营书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但愿福州能为民营书店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愿书香满城,给依然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的榕城市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钰家小淘气:是你们一直都在说,人家顶不住压力当然会这样,人言可畏

  @黄一一O__O:觉得值得坚持的就努力坚持下去……

  @遇到那年的青春:Duang~

  相关新闻:

  福州首个免费书吧爆红网络 部分网友质疑其炒作

  福州新闻网2月27日讯 “福州首个全免费的书吧开业了,帮忙传播一下。”昨日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都被这样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所说的是一家名为“国民公车”的书吧,位于群升白马郡。对此,点赞和质疑的网友都不少。昨日,记者对该书吧进行了实地探访。

  免费书吧引争议

  点赞质疑都不少

  “一切免费”,此关键词一出迅速引来网友热议转发,至昨日中午该文章阅读量已超过10万,点赞和质疑的都不少。微博网友@IBLLOVEABZ说:“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愿不是海市蜃楼。”还有网友认为:“我看会很挤,而且坚持不了多久。”

  昨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实地一探究竟。在小区门口,就遇上许多慕名前来的市民,不少人还在门前合影留念。记者发现,书吧门口悬挂有两块牌子,分别写着“福州市原创文章交易中心福州本土作家俱乐部”以及“福州黄金水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门口的告示称:“这里看书、喝茶、点心均免费,可为各类公益活动免费提供场地,寄售各类物品,有需要者还可配钥匙随意出入。”

  进门右侧的长条桌上摆有各种点心、电热水壶和一次性水杯,大家随意取用,但也有人直接将垃圾丢在桌子上,无人收拾。右侧墙壁上写有“国民公车”书吧名的来历:国民即全国人民,公车取自“公车上书”典故,创办者希望创建一个订阅号,请大家给需要帮助的人直接转账一元,以一次坐公交车的钱来做慈善,书吧内还可交易二手书籍和原创文章。

  书吧内大致分为三块阅读区域,记者进入时,里面已座无虚席,不到90平方米的空间里有20多人,以20岁~30岁的年轻人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小学生。书吧左右两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注音读物、儿童文学、名家名著、社科人文……种类繁多,基本在七成新以上。

  记者采访期间,来访的人流络绎不绝,或在书吧内拍照,或聊天,或吃东西,并没有安静的读书氛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读者,许多人对这种公益模式感到好奇,但怀疑其炒作的声音也不少:“运营这样一家书吧成本不小,能持久发展下去吗?”

  

  创办者:

  公益型书吧是一种慈善尝试

  记者了解到,书吧的店主是福州黄金水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老板陈平。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他,对市民的众多猜疑他不愿多作回应:“书吧刚运作不久,等真正做好了再说吧。”

  随后记者联系了书吧的另一名创始人林先生,他说,书吧最初由10多名各行各业的慈善人士联合捐建,他只是其中之一。

  “去年,一个漳州的朋友患病需要捐助,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林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开设这间书吧的初衷,“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一些愿意做慈善的朋友就集结在一起,希望建立一个超千万人共同关注的订阅号,并通过这个公众平台发布信息,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捐助。”

  然而他们的“人人为人”微信公众号开通后,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我们退而求其次,希望建立一个公益型书吧。一方面给公众提供阅读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不止是投资公司,欢迎任何公司在此挂牌培训。”林先生说,书吧场地免租金,里面所有东西都是慈善组织成员各自出力凑来的。“每个月我们只要每人交二三十元的水电费就足够了。”

  “其实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书吧就对外开放了,每天有八九人来到书吧。”然而,一夜之间,“人人为人”微信公众号在2月25日发布的一篇介绍书吧的文章在网上疯传。对此文引来的络绎不绝的人群,书吧负责人们也是始料未及。“不断有慈善人士表示想当书吧义工,还有人愿意提供免费配钥匙的服务。”林先生还透露,目前有楼盘愿意免费提供更大的场地,而是否搬迁还在考虑中。

  对于炒作的说法,林先生表示十分无奈。“公益型书吧是一种慈善尝试,如今却受到了打击。”林先生说,“能做到什么程度目前无法预测,不过我们会努力坚持。”

  (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柯竞 莫思予)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