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信息公开及时气象服务方能接地气

2015年03月24日 08:5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话让公众对气象灾害有了个大致的认识。如何放下身段,更多更好地走进普通公众,让他们意识到气象灾害的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不仅仅是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也是气象服务的应有之义。

  从黑龙江到贵州,从宁夏到江苏,为了迎接“世界气象日”的到来,各地气象部门纷纷走进高校,走向社区,开讲座、做展板,利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市民和学生进行气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从媒体报道来看,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了解了过去一直没弄明白的气象知识。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似乎总是神秘莫测,除了天气预报中简单的“城市、天气、温度”,我们获取气候知识的渠道少之又少。即便隐约感觉到天气有变化,但无法及时获取足够的信息,也就难以作出相应的对策,甚至只有问题来了才知道有问题。小则预防不够,发生感冒,大到灾害性天气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另一方面,气象信息有时又被当成商品公开售卖。公众依稀还记得,2011年4月17日,佛山市顺德区遭遇冰雹及龙卷风袭击,导致10多人遇难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天灾背后隐藏的是“人祸”的魅影。气象部门并未向老百姓预警,只是发送给了约30万交钱预定气象信息的用户……

  耗费公帑获得的气象信息不提供给需要的公众,反而还得再花钱获取,这个说不通的逻辑背后,是公众的无奈,也是相关部门的失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气象与公众距离甚远。公众不仅无法感知诸如气候变暖等的气象变化,对于自己的行为对气候有何影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如此,“采取更加主动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增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恐怕任重道远。

  事实上,不仅是气象,环保服务也存在类似问题。尽管目前已有许多人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渠道查询诸如空气污染指数等信息,但包括污染成因在内的更多信息则无从获取。3月22日,“春城”昆明突然遭遇持续中度污染,市民不得不在大热天戴着口罩出行。尽管极为担心,却不知道为什么,只有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口口相传,传递内心的恐慌。这算是服务不到位的最新例证。

  “温室气体持续大量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郑国光此言更表明了气象服务“接地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挑战是每个人的事情,而更好地做好包括普及气象知识、公开气象信息在内的气象服务,则应是气象部门分内之事,希望气象服务接地气能成为新常态,而不仅仅在3月23日一天。 夏柏华 (媒体评论员)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