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克服“一带一路”的认知风险

2015年04月17日 09:5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近日发布。中国有关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在日前于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8届欧亚经济峰会上,笔者发现,尽管与会的巴尔干、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多名政要都热情呼应“一带一路助推欧亚文明复兴”的观点,但他们在展示各自国家丝路的辉煌及对复兴所在国那段丝路的憧憬之余,共识并不那么明确,精英云集的大会上,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看来,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丝路观,要转化为合力,还得好好努力,其首要任务就是澄清一些错误解读,克服认知风险。

  有的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西进战略”,因此要极力推。这很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以为中国借此推行地缘政治扩张,或觉得中国应该承担“一带一路”发改委、财政部甚至丝路解放军的角色,为此提供规划、资金与安全支撑,甚至兜底。其实,“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伟大合作倡议,不属于中国,而是属于沿线所有国家,并对世界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我们要慎谈战略,多讲文明。尤其要避免用“大战略”的概念,因为那通常指霸权国家的全球战略。

  有的人认为,“一带一路”重“路”轻“带”,其实,“路”和“带”不存在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是欧亚互联互通,并延伸到非洲、南太地区,这样才能发挥系统效应。至于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借复兴来复古,担心经济依附于中国,我们也要讲清楚,“一带一路”复兴的是文明。这种复兴,不只是中华文明的复兴,更是欧亚文明的复兴。

  有的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在地缘政治思维下,杜撰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甚至中国版经济帝国主义的荒谬说法。其实,所谓过剩产能是指对中国国内而言,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完全是优质富裕产能,体现出的是“将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的理念。“一带一路”是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的是开放包容。

  有的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中心主义的复活,是中国周边外交。比如“一带一路”强调与沿线国家进行政策、技术、标准的对接,有可能给人造成“让人家对接我,而我不愿对接人家”的印象。比如,与印度“季节计划”对接,是真心欢迎该计划呢,还是将其纳入“一带一路”轨道?为避免认知风险,需要对这些模糊的认识、说法予以厘清。既然互联互通,就不存在只是单方面跟谁通的问题。至于“周边”的概念仍然是中国中心的,应该用“睦邻”代之。“一带一路”强调地区治理,而非简单的中国周边外交或多边外交。

  还有的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封闭的环,连市面流行的地图也多将“一带一路”画成一个封闭的环。其实,“一带一路”是开放带,是集经济走廊、经济带于一身的基建、投资、贸易、信息网络。至于“桥头堡”、“节点”等提法非常军事色彩,也须慎用。因为“一带一路”强调的是开创21世纪地区与国际合作理念,根本不会重复西方扩张的老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心不齐。推动“一带一路”,必须正视已有或将来可能冒出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认知风险。必须确立这样的共识,即丝路是欧亚国家的共同记忆,“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共商共建丝路,达到共担风险、共襄盛举的目标。同时,要跳脱出自身的话语体系,学会运用世界话语传播丝路文化、讲好丝路故事、阐明丝路精神,让沿线国家、沿线人民听得懂、能接受、能理解。这样,古老的丝绸之路才能更好更快地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王义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项目负责人)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