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护古城:苏州“三篇文章”续写“活”字

2015年06月03日 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南京6月3日电 题:保护古城:苏州“三篇文章”续写“活”字

  记者:周建琳

  为了保护一个“活的古城”。30多年来,苏州用“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的概念,寻找古城保护与民生保障的平衡点。但未来古城能否“活”得更精彩?一直拷问着今天的决策者。

  在日前召开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推进大会上,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要求古城保护做好“三篇文章”,即产业转型文章、整体保护文章、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文章,理顺管理体制,凝聚强大合力,让古城的历史文脉在发展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古城保护法制化

  “苏州古城之所以能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大潮中得到全面保护,与古城保护始终在规划和法制化轨道上运行分是不开的。”刘伟民透露,未来苏州将实现古城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拿着刚刚制定的《关于加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意见》,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伟民觉得份量很重,在他看来这份《意见》体现了苏州古城保护最强大的决心。

  该《意见》明确,未来苏州古城保护重点是解决五大问题:一是明确重点保护区域;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四是探索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五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30多年间,苏州先后进行了多轮规划修编,对古城保护的认识在逐步深化,范围在不断拓展。

  2012年,苏州古城三区合并,成立姑苏区,同时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这更是创新了苏州古城保护新模式。

  三区合并的区划调整,使苏州古城保护有了明确的主体,使遍布于原三区的文化遗存有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保护和传承。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翟晓声表示,这个《意见》的出台将为古城保护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古城保护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活”得精彩不容易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行走在平江路上,活景点“联萼坊人家”是必去的。这里的老民居里藏着的,是苏州的一段历史。

  跟随着主人钱杏珍的脚步踏进“联萼坊人家”,但见里面有客厅、书斋、膳房、织绣房、喜堂、伙房等传统民居,原汁原味展示了传统的苏式生活场景。钱杏珍觉得“活的古城”离不开生活之美。

  住在平江历史街区大儒巷,年近八旬的老苏州张大成每天都会在家门口,晒晒太阳、看看报纸,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张大成说这辈子不愿离开这里。

  让张大成欣慰的是,自己的居住环境正在变好。现在的大儒巷已告别脏乱差,变身为艺术一条街。走进老宅,记者看到卫生间设备都已俱备。

  不过,让张大成遗憾的是,由于房屋破旧,本地年轻人都搬走了。如今,这里剩下的几乎都是清一色老人和外来打工者。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苏州古城区内户籍常住人口有30万,如今只剩下不到17万,人口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日益突出。

  未来古城苏州要“活”得更精彩。古城人口结构不断改善和人口素质持续提升等等都是古城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正如《意见》里所强调的,留住保护古城的独特风貌,找准古城保护发展与城市管理、民生保障之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踏上痛苦转型路

  从张大成老宅走出来,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王小慧艺术馆”就映入眼帘。

  艺术馆前身是丁宅。民国时期主人叫丁春之,曾任清末山西定襄县知事,回苏州后从事实业。在保证建筑“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丁宅被整体移建至大儒巷54号,融入到平江历史街区的大环境中。

  步入艺术馆,每一进都自成格局,每一角落都别有情趣。旅居德国二十多年的当代艺术家王小慧馆将明代建筑的古朴之美,和当代艺术的特殊魅力恰到好处结合在一起。

  如今,该馆是苏州引进“现代创意设计产业”来保护利用古建筑的新实践,其“名人效应”的新型业态有益于推动拥有众多古建筑的苏州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地、聚集地和发源地。

  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市区的一些工业企业衰落,厂房破败,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

  但转型是痛苦的。走进位于劳动路66号的5166影视产业园。亲历建园的邵成威董事长说,当时这里是一个废弃的仓库,建园之初仅清理垃圾就化掉了30万元,建园的辛苦就可以想象了。

  开园不久的5166影视产业园,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其中,1245平方米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集合了声光电、摄影棚、录音棚、5D展示厅等专业化影视多媒体设施,为影视多媒体产业的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据介绍,近年来,通过“外形不变内涵变”的产业置换,一批“闲置资源”华丽转身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聚宝盆”。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苏州古城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心城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道路。(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