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基层深化纠正“四风”:监督需及时调整“配方”

2015年06月16日 09:2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参与互动()

  在纠正“四风”工作中,监督检查的方式和手段至关重要,这就好比“药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快”“疗效好”。随着纠正“四风”的深入推进,“四风”表现形式愈发复杂多变,集中检查、专项督查、蹲点暗访等“老方子”已经无法治愈这些“新病”,各地亟须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调整“配方”。

  某市前不久参加纠正“四风”明察暗访活动的小刘最近向记者“吐槽”:两个检查组在景区、商场附近“逛”了三四天,一辆公车也没发现,感觉很没成就感。据小刘介绍,在纠正“四风”的实践中,他们越来越感到去景区、饭店蹲点暗访这种监督检查的方式和手段,收效越来越有限。“纪委人员有限,而需要监督的对象群体又太庞大,‘碰’到‘四风’的概率太小了”,用他的话说,仅靠设点摸排,能“逮”住一辆公车,有时可谓“纯属巧合”。

  的确,在纠正“四风”工作中,监督检查的方式和手段至关重要,这就好比“药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快”“疗效好”。应当说,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纠正“四风”的力度持续加大,开出了不少“方子”,比如集中检查、专项督查、蹲点暗访,等等,形成了有力震慑,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事易时移,随着“四风”问题花样不断翻新,越来越隐蔽,加之有些人已产生了“抗体”,以前常开的那些“老方子”显然已经无法治愈“新病”了。

  记者在前不久的采访中对此也有所耳闻。河北省纪委干部小王感慨:“经常是我们几个去暗访,很容易被认出来,停车场的师傅见到我们都打招呼,这样一来,很容易‘打草惊蛇’,监督实效大打折扣。”江西省遂川县纪委的小彭则告诉记者,他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到一个乡镇进行暗访,他们一看车牌就知道是纪委的车,便早早做好准备,有的还会给其他乡镇通风报信。”

  不仅如此,随着纠正“四风”工作的深入推进,明目张胆大吃大喝、公款送礼的少了,但公款吃喝由明转暗,转移到家庭、单位食堂等隐蔽场所;有的领导干部明面上不收送红包、礼金,私底下却钻“电子红包”、“电子礼品卡”的空子……这时候,如果再去饭店、商场查发票,没什么大的收获也在意料之中。

  因此,“老方子”要开,“新方子”更要有。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把脉问诊”,在开出集中检查、专项督查、蹲点暗访等“老方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方”。

  变“单一作战”为“协同作战”就是一剂“新方”。俗话说,一条腿走路走不远,纠正“四风”如果仅靠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必然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多部门联合,打好“协作战”,充分挖掘并发挥好、使用好公安、税务等部门的“专业优势”。浙江省仙居县就利用公安机关“天网工程”检查公车使用轨迹,“疗效”甚好。今年“五一”期间,该县抽查了10个单位的公车使用情况,发现可疑情况10起,经核对,确定6起违规使用公车问题。而以往,由于无法固定行车轨迹,调查取证有难度,常常有人拿各种理由搪塞辩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药剂”在各个领域的“效力”逐渐显现。纠正“四风”同样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推出微博、微信等网络举报平台是主动运用科学技术的具体体现,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同样也是主动运用科学技术的具体体现。

  记者今年“五一”在河北采访时,就了解到该省一改以往监督检查人员在高速路口进行“抽样”检查的方式,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批量比对,即从交通部门获取高峰时段高速路口通行车辆信息,交由公安部门借助相应系统与该省所有机动车注册信息进行比对,锁定疑似公车。(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5月1日上午3个小时共监测到出城车辆6万余辆,将其与全省机动车注册信息进行比对也不过半个多小时。”该省纪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一个小组在高速路口抽查一天,也只能核查千余辆车。

  据调查,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四风”问题中,近一半是群众举报的。因此,“新方子”中也不能少了群众、媒体等力量的参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山西省忻州市等地建立的“‘四风’问题人人拍”平台就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有效解决了监督力量少、暗访器材少、即时投诉举报渠道少、固定证据难等问题。据了解,秦皇岛市纪委自去年8月以来,已通过这一平台收到320件涉及“四风”问题的投诉举报,49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此外,还要发挥好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借驻点之机深挖细查“四风”问题……

  当然,不能一味地弃旧图新,在开出“新方子”的同时,“老方子”也不能随便舍弃。如今“四风”问题复杂多变,不同地方的情况各不相同,纠正“四风”工作要想取得好的“疗效”,各地还需因地制宜,破除思维定式,及时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调整“配方”,开出“见效快”“药效长”的“方子”,使震慑常在。(记者 王珍)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