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及港澳诗人相聚“海峡诗会”

2015年07月15日 2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福建建宁7月15日电 (林春茵 王华耀)第十届“海峡诗会”15日在有着“莲荷之乡”美誉的福建建宁举行。台湾诗人郑愁予、简政珍、陈义芝,香港诗人秀实、郑单衣,澳门诗人姚风,大陆诗人舒婷和诗评家谢冕、孙绍振等近50位诗界名家以“美丽乡村觅诗行”主题,共研诗歌中的“个人经验与乡土资源”。

  写下《错误》、《情人》等名篇的郑愁予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乡土是“和平的、安全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人情重于竞争的地方”,希望能借助诗歌力量,推动两岸交流。

  台湾诗人陈义芝也说,两岸诗会令不同个人经验、成长过程与生长天地的诗人得以交流乡愁这一诗歌创作经验的最核心。

  海峡诗会正逢当地的“建宁赏荷采摘季”,当晚,诗人们趁月色雅集荷塘,共赴“清新花乡,福源建宁”诗歌朗诵会。

  “展角望去/雪花合欢在棱线/花莲立雾于溪口”(郑愁予《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走出寺门外/却还在蝉声里/我与石狮子对望了一炷香/花香穿过了我又穿过了那广大的虚空”(萧萧《蝉声外》),琅琅诵诗声为跨越海峡的诗会染上夏夜莲香。

  “破烂的家谱,父母的乡土,都是我可贵的乡愁资源。”曾携父母重返大陆的台湾诗人萧萧发现,即便分割两岸,“故乡一些典型人物成为自我成长的镜像”。

  “对于土生土长的港人来说,乡土并非田园牧歌,而是钢筋水泥,诗人从中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长地的追随亦可成为创作源泉。”香港诗人秀实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依旧是最富足的诗歌题材。

  “海峡诗会”迄今已举办9届,被誉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品牌”。(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