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江苏姑苏警营生态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5%

2015年08月05日 09:47 来源:人民公安报  参与互动()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组织30余名新党员到苏州市警察博物馆参观。此次活动既是分局“党在心中,建功警营”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也是分局提升民警职业归属感、营造良好警营生态、打造现代化职业警队的创新之举。

  “从警营生态建设着手,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强警之路。”2014年,姑苏分局的警营和谐度达到94%,群众满意度也提高到了95%;与此同时,在全市公安机关分(市、区)局年终考核中,姑苏分局名列第一。

  为民警搭建成长平台

  “只要有才能、有意愿,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长处。”

  十佳歌手评比、主持人大赛、三人制篮球赛……姑苏分局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在警营内部为民警搭建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更从不同层面提高了民警的业务能力水平。

  丁晓磊在主持人大赛中通过层层角逐最终摘得桂冠。“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特长,分局组织了专门培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的语言组织水平、应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些都有助于我更好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丁晓磊说。

  在搭建才艺展示平台的同时,姑苏分局还为民警搭建了可以大展拳脚的工作平台。徐骏宇是一名交警,在熟练掌握交警业务技能之后,他更向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通过分局的民警职业飞行计划,他来到葑门派出所翠园社区,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小时候看到社区民警来到家中,我总会有一种安全感;现在我来到社区民警岗位,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也可以给辖区居民带来安全感。”徐骏宇说。

  “只要有才能、有意愿,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长处。”姑苏分局推行的民警职业飞行计划,是兼顾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的新型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是推动警力资源管理科学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目前,分局已有9名民警通过飞行计划到了新的岗位。

  良好的成长平台,不仅让姑苏分局涌现出“江苏最美警察”陈忠、“江苏公安青春警星”李慧、“苏州好青年”邵大卫等一批先进典型,更让这个警队形成了民主和谐、活力奋进的良好氛围。

  警方服务队收获双赢

  “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实现群众满意和民警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双赢。”

  “您好,这是最新的防骗知识,请您关注。”周末,在人流如梭的观前街,观前派出所民警张九龙正在向行人发送防骗海报。此时,并非身处上班时间的他,正以“姑苏警方服务队队员”的身份开展义务宣传。

  2013年,姑苏分局对原来各个部门、单位的警方服务队进行整合,成立了姑苏警方服务队。两年的时间里,姑苏警方服务队共设立了14支服务分队,在苏州志愿者云平台注册志愿者886人,其中民警、警辅志愿者271人,社会志愿者615人。

  成立至今,姑苏警方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29次,其中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春运警随行”等共32次,收到锦旗、表扬信17面(封)。

  “让民警和警辅加入警方服务队,不仅让警方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能让队员在志愿活动中,逐步树立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在服务中实现价值的理想信念,实现群众满意和民警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双赢。”姑苏警方服务队总队长、姑苏分局团委书记刘晔说。

  实现警营和谐群众满意

  “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为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2年轻轨1、2号线在辖区内通车后,我们派出所的警情一度呈现上升趋势,所内民警疲于加班,不但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生活,连正常的休息往往也不能保证。”姑苏分局石路派出所教导员徐敏说。

  徐敏介绍,面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所领导班子主动来到民警家中开展家访,帮助解决了一批有困难民警家属和子女的就业问题,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制定了所内岗位轮换制度,耐心地听取每个民警的意见,进行岗位轮换,凝聚警力。

  姑苏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中任务最为繁重的部门之一,承担着公安业务中与群众接触较多的大量工作。作为姑苏分局警营生态建设的缩影,石路派出所在“以警为本,用情带警”的思路指导下,实现了警营和谐、群众满意的双丰收。

  “加强警营生态建设,就是要坚持警队科学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充分尊重民警的主体地位,通过推动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为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姑苏分局政委周海明说。记者 邹巍 通讯员 汤允中 李颖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