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二战遗孤出回忆录 回报中国养父母15年养育恩

2015年08月07日 09:46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说这段话的是一位名叫中岛幼八的日本老人,他曾作为日本二战遗孤在中国东北生活十五年。今年4月,73岁的中岛在日本自费出版回忆录,讲述被中国养父母拉扯大的亲身经历和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今,这本回忆录的中文版《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已由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出版。在新书发布会上,中岛幼八回忆起中国养父母的恩情时多次失声哽咽。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回报中国人的养育之恩,让日本人重温历史,了解真正的中国人。中央台记者就此特别专访了这位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日本老人,听他讲述这份骨与肉的情感相依。

  记者来到三联生活书店的时候,身穿一件浅灰色西服外套的中岛幼八正在逐一给中文版的回忆录签上自己的名字。今年73岁的中岛,头发、眉毛都已斑白,额头、眼角也有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尽管他打招呼的方式有些日本,但一口略带东北口音的流利汉语,透露出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

  1936年,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日本的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称为“日本开拓团”。1943年,中岛幼八的父母也被历史的车轮裹挟着来到中国东北的牡丹江,成为“开拓团”的一份子。那一年,中岛幼八刚刚年满一岁。

  1945年日本战败,中岛幼八的父亲被征兵再也没有回来,中岛一家沦为难民。

  中岛:那个时候都入冬了,冬天都挺冷了,我妈妈也生了一个妹妹,妹妹没几天就死了,连个名字都没有。我妈坐月子时又染了传染病,身体很虚,我也是没有吃的,皮包骨,消化不良,肚子挺的挺大的。我妈不忍看着我的小命白白死去,正好来了一个中国小贩,挑着扁担卖东西的,就委托他找一个适当的中国家庭,把这个孩子给抚养一下。

  就这样,中岛被他的生母托付给了一个中国小贩老王,老王就用担子挑着熟睡的中岛来到一户无儿无女的人家门前。醒来的中岛发现自己置身在陌生环境,周围都是没见过的人就一下子大哭起来,这家人一看中岛哭闹不止,坚决不同意收养。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看热闹的中国妇女走了出来,她叫孙振琴,日后成了中岛的中国养母。

  中岛:我养母就说,这条小命,我拉扯!就把我抱回去了,实际那个养母做的不是那个打算,她是来看热闹来着。当时看到这种情形,她也有点冲动吧,把我带回去后喂我,给我揉肚子,我就逐渐活下来了。

  尽管中岛的养母孙振琴知道她收养的孩子是日本侵略者的后代,但抱着这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幼小生命,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给了中岛重生的机会。之后的13年里,孙振琴和三个养父如接力赛一般,将中岛养大。

  像中岛幼八这样,被遗留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民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称为日本二战遗孤,总人数在四千人以上,其中九成以上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他们从日本平民,沦为战争孤儿,却由同是战争受害者的好心中国人抚养成人。

  1954年,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在冯玉祥将军的夫人李德全女士率领下访问日本,中岛的生母向李德全女士说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中国,恳求代为寻找。李德全女士回国后,通过各种渠道多方查找,终于在牡丹江找到了已成少年的中岛幼八。

  中岛:那时,日本方面我的生母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来调查我的情况,她问我回不回去,我说绝对不回去,你拉我上火车我也跳下来。我回答的挺坚决的,不想回去。

  1957年的隆冬时节,中岛的老师梁志杰和他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梁老师站在“为中日友好做贡献”的高度劝中岛回归日本,帮助他做了人生的最大决定。

  中岛:他给我讲日本的形势,当时岸信介内阁勾结台湾、美国一起围攻中国,制造“长崎国旗事件”,所以日中关系特别差,说你回去后能为日中友好做一点什么事情,不是很值得吗?他这么一说,就好像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孩,老师的话作用挺大。感觉自己在社会上有地位了,所以,我心动开始考虑回国的事情。

  回到日本后的中岛,凭着在中国养成的坚毅、正直的性格,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生活,完成学业,并始终实践着自己终生为日中友好而努力的人生理想。1966年,他放弃高薪职位,进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总部事务局,全面投身于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群众运动,坚持与日本右翼势力的斗争,甚至因此多次遇险。

  近年来,日本媒体总是抹黑中国,导致日本人对中国有很多误解和怀疑,中岛对此深感愤怒。他意识到,自己所亲历的这段应该被铭记的中日交往佳话,在日本国内却鲜有人知。由此,他萌发了写书的念头。

  中岛:中国大使馆有一个东京都立的中央图书馆,我下午半天基本在图书馆里打字,不跟别人讲话,一周七天没有几天跟人讲话的机会,都是这样。就蒙头打电脑,考虑这个文章。

  就这样,中岛每天带着自制的饭团,背着水壶去图书馆,坚持写完了这本回忆录,然而却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2015年,中岛做了一个决定,他要自费出书。中岛花费一年的退休金,大约100多万日元,终于让这本回忆录在战后70年之际出版。目前日文版回忆录的第一版500本已经售罄,第二版又加印了1000本,中岛说,“多一个读者,就多一个日本人懂得中国人的善心”。

  中岛:在这方面困难重重,尽管这样,我还是想赶在这个时候把这本书拿出来,让大家都了解我们这些孤儿怎么活下来的。我们这些恩人、中国的养父母、中国的乡亲以及我的老师和同学给予我的支持、搭救,使我今天能够留下这条命。我感恩,我希望日本人都能够了解中国人的好心肠。

  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战争带来的伤痛,却在这个73岁的日本老人身上做了最集中的展现。中岛幼八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历史,以战争受害者的身份敦促日本政府反省侵略战争。

  中岛:千万不要把日本再带上战争的歧途,那不是保护日本的安全,也不是给日本人创造幸福,总之我不希望再制造这种所谓的战争孤儿。

  何有此生?正如中岛这本回忆录的书名一样,他用回到日本后50多年的人生,报答中国人15年的养育之恩。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民,与中岛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却让中岛感受到在那个艰苦年代的爱意,他说有责任把真实的中国告诉更多的日本人。(记者李思默)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