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2家浙江企业登上创业板 浙江民企势力占十分之一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9日 09:24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创业板开创两年半以来,浙江民企势力占了十分之一

  2009年10月30日,银江股份、华星创业、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浙江企业开始了全新的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余广珠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2009年10月30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酝酿了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在深交所正式敲锣交易。高新企业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中小企业一直以来的融资难题有了一条解决之路。创业板的推出承载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使命。而对于有着众多中小企业的浙江来说,这一天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天为浙商开启了创业板的梦想之旅。从来都对资本异常敏感的浙商,自然也没有错过创业板带来的的机会。

  创业板上的浙江势力

  2012年5月11日,创业板开创两年半之后,迎来了第314、315和316位兄弟。位于上虞市经济开发区通江西路218号的晶盛机电作为创业板的第315名成员,让浙江板块在创业板的势力增加到了32家,正好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截至目前,浙江共有229家A股上市公司,占全部2371家上市公司的近10%。如果算上哈高科、承德露露等一批浙商控制的外省上市公司,浙江上市公司的占比超过了10%。

  而从2004年开始设立的中小板更是浙商的天下。从2004年6月中小板第一家上市公司新和成,到今年3月16日挂牌的信质电机,浙江企业在总共672家上市公司中占据了114家。难怪有人说,浙商的一举一动都关乎中小板前行的方向。

  有了主板和中小板的“优良传统”,2009年创业板一经推出,便成了众多浙江民企争相登陆的全新平台。在创业板设立之初,浙江已经有了一个整体规划。浙江省金融办和浙江证监局提出“3个10%”的发展目标: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浙江占10%;浙江报会企业占全国报会企业的10%;后备资源的培育占全国的10%。

  2009年10月30日,在28家首批创业板公司中,浙江就有银江股份、华星创业和华谊兄弟3家,数量仅次于北京。除此之外,浙江省创业板后备企业资源丰富,涵盖了信息软件、新能源、生物制药、影视制作、新业态、动漫等行业,其中信息软件行业占突出地位,另外还包括民营商业银行、传统名牌企业和文化产业。

  这些后辈企业资源,也不断扩充着创业板上的浙江势力。截至目前,浙江已经有32家创业板公司,占全部319家创业板企业的10%。

  经济转型迎来全新平台

  美国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纳斯达克的推动、扶持作用密切相关。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大力扶持高科技与创意产业发展。在科斯达克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融资的支持下,韩国创业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弥补了1998年金融危机后大企业停滞不前带来的经济衰退,为韩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中国的创业板在很大程度上也扮演着纳斯达克与科斯达克类似的角色。这也让创业板成了浙江经济转型的一个全新平台。

  在过去的近30年中,浙江的民营经济为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然而,近几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多浙江民企开始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有的甚至开始陷入困境。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等问题开始变得突出和尖锐。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持浙江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就必须继续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浙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方正证券金融分析师郑宁认为,在产业升级的推动力上,企业的创新占据主体地位。首先,必须明确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而创业板的推出就是在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上进行推动。

  随着创业板的问世,浙江企业将有更大的能力投资一些好公司,好项目。“原来可能要培育好一段时间,经过三年五年企业才能上市,现在只要两年盈利1000万就可以上市,大量的企业将会积极投一些高科技项目,有的已经和高校进行合作,将科研项目产业化,这最终将提升浙江的产业结构。”

  此外,浙江企业以中小企业偏多,民营经济占浙江经济的比重很大。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他们发展的难题。目前浙江的中小企业除了银行贷款和寻找风险投资之外,并没有太好的融资渠道。而创业板的门槛较低,深受浙江民营企业的关注,创业板的打开无疑给浙江的中小企业带来更宽广的融资渠道。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