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32家浙江企业登上创业板 浙江民企势力占十分之一(2)

2012年05月29日 09:24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创投公司纷纷抢滩浙江

  随着创业板的诞生,加上一批拥有良好产业基础的优秀的中小企业群体,近几年来创投公司在浙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在民营和政府两方面的努力下,浙江省的创投公司已经形成初步的规模。在2008年下半年,杭州市政府便投资2亿元设立浙江省首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浙江省也首次推出了创业引导基金,为浙江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初期的企业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在浙江省本土的创投公司包括天堂硅谷、浙商创投、浙江大学创投、浙江华睿投资等等,还包括许多地方政府支持下的创业基金。与此同时,包括软银、凯鹏华盈、清科集团、IDG、NEA等国内外著名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都已在浙江投资。

  这个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从杭州一座叫公元大厦的写字楼就可见一二。这座位于黄龙国际商圈核心区域的写字楼,已经被西湖区政府打造成了“PE股权投资特色楼宇”。在入驻公元大厦的百余家企业中,就有40余家创投机构,管理着上百亿的资产。这些创投机构的名字在股权投资业中早已耳熟能详,如浙商创投、浙大创投等。

  除了创投公司,出于对浙江市场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看好,目前已有30多家综合类证券公司在浙江企业中开展业务。另外,新加坡、香港证券市场都已经与我省相关部门达成了战略联盟。

  在他们看来,浙江拟上市民营企业普遍具有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盈利水平高的特点。此外,技术创新能力强、重视人才的特质也越来越多地从浙江企业中表现出来。

  这些创投公司和证券机构一方面是看中了浙江深厚的上市企业资源带来的商机,另一方面,他们的存在也进一步激发了浙江民企的上市热情。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扮演的大多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草根创业者的角色,那么在今天,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已开始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有专家预言,在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浙江省,民营企业竞相对接资本市场,将会形成资本市场中的“浙江现象”。如果没有对资本市场、对中国即将到来的金融时代先人一步的理解,那么在这场财富结构重组的浪潮中,浙商将会失去一次飞跃的机遇。

  资本市场充满了利益的诱惑,身家可以一夜之间翻番,企业也可以一夜之间实现飞跃。不过对于一向以做实业出名的浙商来说,走向资本市场也必须经受考验。

  上市意味着企业公开化,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所有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并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这对很多从家族企业起步的浙江许多民营企业家来说是一个考验。

  但无论如何,资本市场的兴起为浙江的企业家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和一个契机。中国的金融市场大大落后于制造业所达到的高度,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已经熟悉了按部就班的发展。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发现通过股权收购、合并等金融杠杆,企业能够非常规地跳跃发展时,又会怎么做?通过资本运作,以获利来壮大实业,再用实业为金融提供平台,正在成为一种可能。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