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试驾车之殇:拿着他人驾照 照样有4S店允许试驾

2012年04月18日 07:42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试驾,是决定下单与否的重要环节。不过,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路程,你很可能背负着巨大的风险。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在一辆百万豪车的试驾过程中,因为操作失当将车子撞到了墙上。豪车报废,这位消费者被4S店告上法庭,索赔128.8万元。就在前几天,广州一位消费者到店试驾时,不慎撞坏了4S店提供的还未上牌的商品车,结果被4S店逼得不得不买下这辆事故车。

  试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4S店把车子借给消费者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有风险的不光是消费者。此前在大连,也曾发生过有人假借试驾之名,撇下销售人员,一脚油门将车“夺”走的事情。

  其实,这些事情归咎起来,都在于店方在试驾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双方责任是否明晰。在杭州,200家汽车4S店,在试驾环节上能做到规范严谨吗?日前,我们以准车主的身份对石祥路和艮山东路的十几家4S店进行了暗访。

  即便驾照货不对版 一样骗过销售人员

  暗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4S店对提出试驾要求的准车主,都会进行预先的情况摸底。其中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询问是否有驾照、驾龄是否满一年等。符合以上标准的,才能予以试驾。为了证实客人提供的信息,店方都会要求客人提供驾驶证进行复印。一圈调查下来我们发现,8成以上的4S店,在试驾之前都会仔细地核实客户提供的驾驶证。在和通雪佛兰、祥通铃木、捷康斯柯达、骏马马自达、浙江百和等4S店,当记者持他人的驾驶证表示想试驾某款新车时,都遭到了对方的婉拒。

  在申通时代别克4S店,记者对英朗GT表现出浓厚兴趣,要求试驾。销售人员首先询问了是否带了驾驶证、驾龄是否满一年等问题。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随即要求记者提供驾驶证。但当她把驾驶证复印回来之后,便发现驾驶证的照片和记者本人不符,于是婉拒了我们的试驾要求。

  当然,也有相对随意的4S店,对准车主是否出示驾驶证毫不在意。杭州汽车城附近一个进口品牌4S店中,当记者要求试驾一款新车时,销售人员先是要求提供驾驶证。不过,当记者“撒谎”说自己忘带,但有多年驾龄、且对该款新车很有购买意向之后,这名销售人员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变通的方法——先试乘,再试驾。在我们签署了一份试乘协议后,先由一名试乘师傅载着记者和那名销售人员在规定线路上开了一圈;之后,试乘师傅下车,记者在那名销售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试驾。没提供驾照,只是签了试乘协议,在这名销售人员的“协助”下,记者完成了试驾。

  在艮山东路的一家日系车4S店,记者明确告诉销售人员自己的名字,但提供了一本别人的驾照,同样顺利地被允许试驾。

  【纵深】

  出事故未必负全责 但试驾协议要看清

  除了核实驾驶证信息,试驾之前,4S店普遍会要求客人签署一份试驾协议。这份协议看上去很简单,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所有的4S店只提供一份试驾协议——客人签字之后,由4S店留底。暗访过程中,当我们提出想多要一份自己留底时,销售人员大多推脱说:“没必要,放心好啦,你按我们的指导开,不会有问题,这个只是我们交给领导留底的。”

  许多准车主为了能尽快试驾心仪的车子,在提供驾驶证之后,一般都会兴冲冲地在试驾协议上签名。至于那份协议上究竟规定了些什么?很少有人会仔细研究。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每家4S店的试驾协议,在具体细则上各不相同,但是不约而同地涵盖了几个关键点。首先,客户必须在试驾过程中遵守行车驾驶的一切法规,必须按照店方提供的路线进行行驶,必须听从陪同人员的建议等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每份协议上必不可少的一点:在试驾过程中出现的人员伤亡、车辆损坏等事故,应由驾驶人全部独自承担。

  什么是“独自承担”?其实就是这4个字,为接下来在试驾过程中发生事故的责任认定,埋下了隐患。据悉,本文开头提到的为消费者提供百万豪车试驾的4S店,正是因为事先未告知消费者“此款车只上了交强险”的基本事实,因此在发生意外后,将所有的赔偿责任一股脑地转嫁给了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案例只是很少见的个案,“独自承担”并非霸王条款。事实上,大多数4S店在提供试驾服务时,其上路行驶的试驾车都会按规定上牌、缴纳交强险、商业险,并对试驾人员进行必要的审核。除非是4S店提供的试驾车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否则试驾人员作为成年人,就应该对试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试驾车平时刮擦难免,多数4S店肯定都会上齐保险,一旦出了问题,也有保险公司来提供保障,不至于统统让消费者自掏腰包。这位业内人士坦言,在试驾过程中,4S店其实比试驾人员更被动。“比如遇到那种开车特别猛的,闯了红灯,或者超速被拍,基本上也不可能去让那个客人来交罚单了。所以在试驾过程中,也希望客人能具备一个驾驶员应有的素质。”

  当然,资深的业内人士也提醒接下来打算去4S店试驾新车的消费者们,签署试驾协议前最好留个心眼,对试驾条款多问几个“为什么”、“该不该”;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4S店出示一下车辆的商业险、交强险证明,这样一来,即使新手、新车上路,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开。

  【链接】

  直接关系买与不买 小试驾里的大学问

  大部分的购车者,尤其是首次购车者,对于车辆性能的了解本就不多。试驾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看看车子的内饰如何、空调够不够足、视野够不够好,还有动力如何等等。事实上,试驾对于决定是否购买一款车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意识地进行试驾,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接触中,你就能对车子各方面的性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这对你接下来的下单,将会起到很大的影响。

  然后,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陪同试驾的销售人员,在十几分钟的环节里,并不会提供全面的试驾建议,而是把试驾过程当成是进一步了解顾客购买意向的导购环节。他们通常聊的是“你的预算是多少”、“还看过、比较过其他什么车”,而往往不会告诉你这个时候可以试试转向的灵敏度、那个时候可以适当提速感受一下动力等。

  那么,我们在非常有限的指定试驾路线里,究竟该进行哪些有效的尝试和体验呢?为此,我们请教了一些业内的专家。

  首先,在操控性方面,关键是体验转向、制动、挡位和悬挂。在行车过程中,小幅晃动方向盘,根据车头的反应快慢,就能判断转向是否灵敏。用不同的力度踩刹车,判断车子的制动器性能。对于手动挡的车子,需要试试每个挡位的进入和退出是否顺滑,挡位的位置是否清晰。而在悬挂方面,可以在时速35码的状态下做一个急转弯,根据侧倾的大小,判断悬挂的软硬,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接着是动力。主要看看车子在起步时加速的表现,以及再加速时的性能。建议大家在试驾小排量车型时,一上车就打开空调,看看它在打空调的情况下,动力是否符合你的期待。

  最直接也是大多数人最关注的是舒适性,这包括两点:减震和减噪。尽量选择走一些颠簸路面,看看车子受到震动后是否能马上恢复平稳而没有余震。想要考察车子的减噪表现,务必记住关掉汽车音响,仔细听发动机的声音、路面与轮胎摩擦的声音、路上的噪音,看看车子的密封性是否够好。另外,如果有条件,尽量把车速提到80码,在这种车速下,可以充分试出发动机噪音以及车子对风噪的控制效果。 (周颖)

【编辑:陈璞】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