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5月乘用车销量环比持平 车市走势一波三折

2013年06月06日 11:2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刚刚过去的5月份,乘用车市场维持平稳走势,厂家批发量和零售环比均基本持平,但同比增速仍在10%以上。近期车市将迎来淡季,并处在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空档期”,这将一定程度减弱市场的增长能量。

  市场走势一波三折

  据乘联会分析师崔东树介绍,在4月零售同比增长23%的利好因素下,5月的厂家销售保持较强走势。虽然有部分厂家延长休假时间进行设备检修和产品生产调整,但上旬总体的零售仍保持较快增长。整体看,5月前四周的厂家销量较4月同期环比下降10%,同比去年5月增长21%。考虑厂家的假日波动,5月市场需求仍算平稳增长,增速较好。预计5月的乘用车厂家销量能达到129万辆,环比4月基本持平,较去年5月增长14%。

  在零售方面,5月市场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在4月末假日后,5月上旬的市场零售销量相对较强,环比4月上旬的增长在15%左右。由于4月初属于购车低谷,上海车展前后新车推出和部分车型价格调整等都基本到位,市场人气较好,4月末的假日车展和逛店选车较为便利,5月上旬是订单集中交付的时机。加之经济环境和股市平稳向好,油价也处于刚降后的低位,也使消费心态向好。但5月中旬的零售逐步回落,中旬的零售较4月同期下降3%,零售的逐步回落趋势较明显。5月第四周的零售回落趋势进一步明显,相对4月第四周下降13%。

  崔东树认为,“五一”前后的零售走势一般以“五一”为高点,4月爬升后5月回落,因此形成5月逐周较4月同期的增速下降,并负增长的状态。而最后一周的零售回升较好,核心厂家的月零售均持平甚至超越4月零售,韩系和美系等表现尤为突出。因此5月的零售总体表现较好。预计5月的乘用车零售为120万辆,较4月增长1%左右,同比12年5月增长16%。

  节能补贴挂上“空挡”

  在政策面上,近几个月来,汽车业补贴政策进入一个“空档期”,车市政策刺激效应基本失速。据车企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从2011年底开始实施的第二期节能汽车补贴,目前已经停止新车型申报。与此同时,新的补贴细则尚未公布,预计新政策将进一步提高标准“门槛”。

  从2010年中起,国家开始对有节能优势的1.6及以下乘用车实施补贴,每辆车3000元,第一期专项补贴资金高达120亿元。但这一资金在一年时间内就很快被用完。第二期60亿元节能汽车补贴从2011年10月启动,补贴标准大举提高了10%,从百公里油耗6.9升提升至6.3升,以致约80%的原有上目录车型被淘汰,公布的两批车型目录的间隔期也长达267天,但补贴资金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很快被用完,显示节能补贴政策对汽车动力技术进步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将进一步提高标准,入门门槛将提高至百公里油耗6升以下。

  崔东树认为,节能汽车补贴标准应该不断提高,而补贴额则不宜大幅缩减。此前从120亿元缩减到60亿元,缩减力度过大。“应该保持在每年100亿元的水平,使30%的1.6升以下车型能够得到补贴,提高政策对市场的提振效果。”

  不必急于唱空中国车市

  近日,唱空中国车市的论调再度泛起。瑞银亚太区汽车行业研究业务负责人表示,继2011年和2012年低速增长之后,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同比增幅大约为8.4%,乘用车为8.1%;但这一恢复性增长属于对过去两年的回补,2015或2016年开始将进入零增长期,或将长达十年之久。

  “唱空论”主要来自对道路基础设施日益满载的担忧。据介绍,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8000万辆,按每年2000万辆的销量计算,三到四年后中国汽车总保有量将翻倍,但中国城市的基建速度扩张有限,同一时期内城市道路预期仅能增长10%至20%,诸多城市将难以容纳汽车数量高速增长。这一情况也将引起车企在华产能利用率下滑,不利于车企的积极性。

  “这在资源约束情况下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完全不认同。不必急于唱空中国车市。”崔东树认为,车市的新购需求仍很强,换购需求也是刚性的。随着拥堵和私车开动率的不断下降,加之居民道路出行素质提升,道路的承载能力会有改善。而且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房产已经有过剩苗头,居民改善住房后的购车需求也是较旺的。而优势企业集团的产业链利润仍将持续增长,结构性增长机会仍会很大。(记者 陈志杰)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