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以人为本 回归汽车制造本源

2013年08月09日 08:58 来源:中国商报 参与互动(0)

  奇瑞掌门人尹同跃日前坦承:他用30年的汽车生涯磨砺,终于学会了造一辆“好车”。

  尹所指的是前不久刚刚上市的奇瑞艾瑞泽7。他并不是自夸,从舆论一边倒的叫好声中,人们看到了一辆被称为“最不像奇瑞的奇瑞”。无论外形、内饰还是操控,短时间的接触,这是一款不亚于同档次合资竞品的车型。

  尹同跃感叹学会了造好车,他没有说明背后的推动力,这实际上表明奇瑞在历经多年磨难后终于找准了汽车制造的本源,那就是:以人为本。

  虽然过去两年中奇瑞遭遇了成长中的烦恼,但在调整的阵痛中,奇瑞愈发靠近以人为本的核心。无论是它所拥有的数百名独当一面的“海归”,还是充沛的人力资源补给,以人为本正更醒目地铭刻在企业制造的DNA上。

  奇瑞或许只是入门者,放眼全球车坛,真正将“以人为本”这4个字做到骨髓的是以精益生产方式见长的丰田汽车。自从大野耐一创造丰田生产方式以来,正是凭借“先造人,再造车”这个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鼓励员工不断的持续改善原则,才创造了世界制造业史上的奇迹。

  积聚人才、知人善用、强化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改善技能的训练,通过育人造车,创造利润,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正是丰田企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只有那些亲身经历丰田制造工厂的人,对这一理念才有更深刻的体会。不久前,笔者参观了丰田位于日本九州的宫田工厂,这个以制造雷克萨斯,被第三方评测机构以及丰田自己人自豪地认为全球最佳制造厂的工厂,远没有竞争对手高端、大气、豪华。但就是这个已经20多年的陈旧工厂里,安静、整洁程度丝毫不亚于国内的大多数办公室。

  参观过程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自动化程度,不是先进的生产线,而是对人的极大尊重和对人的最大依赖。一个制造体系倘若形成了以人为本,将技术娴熟的“工匠”(Takumi)奉为企业最高荣誉和财富的价值判断体系,那它就掌握了汽车制造的本源。

  当然,这也是丰田迟迟未将雷克萨斯国产的最大顾虑。在严谨的丰田人才培训体系中,能够最终成为给车漆调色、缝制中控台皮革的Takumi,实在不算多。笔者了解到,在总数3000人的宫田工厂,工匠不过为27人。

  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江积哲也也表达了类似的顾虑:在中国,或许还不具备生产雷克萨斯的技艺。他一再强调雷克萨斯“匠的品质”:“雷克萨斯保留了一个很原始的环节,就是通过有着丰富经验的工匠们用锤子去敲、用手去摸、用耳朵去听来保证生产的品质,我们称之为‘工匠制’的生产方式。我们相信有着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工匠是任何机器都替代不了的。”

  此外,在雷克萨斯工厂,车辆检测工序达1700道,是丰田品牌的1.5倍。从事这些检测工作的资深员工都是通过层层筛选,经过长时间培训,达到技师水平才能进入生产线。

  而这与中国的生产线培训完全不同,挑战难度巨大。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目前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很难找到符合雷克萨斯的生产需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事业成败取决于人。任何事情要取得发展,首先必须抓起“培养人”这个根本。让我们重温丰田的“三造”文化——“造钱、造物,最根本的还是造人”,回归汽车制造的本源。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