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月汽车市场产销两旺 全年大涨零压力

2013年10月21日 09:5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9月,汽车市场产销两旺,月度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增长。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93万辆和15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2.7%,增速与前8个月相比,分别提高0.4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全年大涨成定局。

  9月产销继续两位数增长

  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2万辆和193万辆,同比增长16%和19.7%。产销量均超过190万辆,为年内第三高月份。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7万辆和159万辆,同比增长16.5%和21.1%。按照车型分析,所有车型增速均超10%,MPV和SUV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SUV产销增速均超过60%,轿车增速较低。

  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5万辆和34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21%和15.8%,增速均高于7月和8月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今明两年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分别增长4.5%和5.1%。中国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前三季度表现抢眼,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并直接体现在商用车销售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运行状况基本良好,保持在“绿灯区”内运行。其中,前十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平稳;汽车零件出口增长有所加快,库存略有减少,汽车产品出厂价格稳中略降,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增长持稳,税金总额增速放缓。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日系车销售持续恢复

  9月,外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上月相比,日系增长35.1%,其他各系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增长73.7%,增速最高,德系和美系增速超过20%,其他品牌增速低于10%。

  9月,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3%、17.5%、13%、8.5%和2.9%。

  从1~9月主要外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情况看,日系下降3.5%,总体低于上年同期,但市场在逐步恢复中;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增长保持在20%以上。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1~9月累计市场份额分别为19.8%、15.4%、12.5%、9%和3.1%。

  预测

  四季度车企会集中发力

  今年中国金融市场受到诸多挑战,上证股指在2100点上下徘徊,第二季度银行甚至前所未有出现“钱荒”。除魅力不减的房地产外,汽车企业成为为数不多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行业,表现极为抢眼。而且,此轮增长与2009年不同,没有政策推动,后遗症几近于无,将来不用为现在埋单。

  除汽车业内人士,金融专家也纷纷看好中国汽车四季度前景。今年上半年,超过半数车企“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多年少有。不过,随后,车企纷纷调高年度产销目标,第四季度依旧不能疏忽大意。根据以往经验,第四季销量向来是全年最高,车企集中发力,“翘尾”效应明显,今年也是如此。多家经销商反馈,车企新的商务政策已经下达,新一轮促销紧锣密鼓准备中。

  此外,根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报告预计,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稳中趋缓,第四季度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将增长7.6%左右。而宏观经济形势对汽车影响最为显著,7.6%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也是不错的。

  本土品牌面临考验

  9月,中国本土品牌乘用车销售60.8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3%,增长态势喜人,尽管市占率继续下滑,但下滑趋势明显放缓。不过,汽车出口不容乐观。9月汽车企业出口为7.81万辆,比上年同期大降28.9%,降幅比8月有所扩大,低迷依旧。

  1~9月汽车出口累计71.6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8.8%,降幅比前8个月扩大3.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出口43.40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0.8%;商用车出口28.2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5.4%。分析人士认为,汽车出口下滑一部分与通用、现代、丰田、大众等汽车巨头发力新兴市场有关,另外一方面也是中国汽车在为过去“低价出口”模式埋单。

  政策层面也体现出不利本土品牌的一面。9月30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通知,从10月1日起,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实施新一轮推广补贴政策,入围车型门槛提高至百公里油耗5.9升,此前为6.3升,污染排放物必须达到国五标准,补贴标准仍为每辆车3000元。更为严格的补贴准入标准将原在门槛内的大部分车型无情地踢出,被踢出意味着车价立马“涨3000元”。这对本土轿车影响显然要高于合资品牌。

  同时,有消息称,随着各地PM2.5值高企,车辆油耗惩罚性政策或将出台,将从市场和法制同时着手,加大对乘用车燃油消耗管理,不达标企业可能面临淘汰风险,受影响和冲击的仍然是本土品牌。

  产能过剩考验中国汽车

  与本土品牌面临严峻考验不同,合资品牌开始新一轮产能扩建。沃尔沃成都、大庆工厂先后举行发布会,各自宣告完成生产准备,前者生产能力达到10万辆,后者一期规划8万辆年产能。

  而在今年5月,南北大众纷纷宣布产能扩建项目。一汽大众继成都之后第二个EA211发动机生产基地奠基,位于长春;上海大众第八工厂正式落户长沙。大众计划到2018年前在全球兴建10座工厂,其中7座位于中国,长沙工厂即为其中之一。

  通用同样酝酿着大手笔:投资80亿元筹建凯迪拉克新工厂,年产15万辆;在2016年之前投资110亿美元,兴建4座整车工厂,将综合产能扩大30%,达到年产500万辆。长安福特重庆工厂产能将扩充至35万辆,杭州新工厂2015年投产后,年产能为25万辆。

  扩张不单德系、美系,还有包括丰田、现代、日产。去年,北京现代第三工厂投产,产能为40万辆,现在又在规划第四工厂。广本第三生产线已投入建设,预计2014年建成投产。广汽、长城、吉利、长安等市场表现好的本土品牌也加入到产能扩充大军中。

  根据规划,到2015年,销售排前十的企业总共将拥有近3500万辆产能,加上吉利、比亚迪等第二梯队,中国汽车总产能将超过4000万辆,两倍多于2012全年总销售。

  中国汽车市场显然不需要如此庞大的产能,但是否过剩,专家认为,不能一刀切。销售业绩突出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车型市场需求旺盛。金融危机、市场不景气,对他们而言,恰是扩大产能好机会,2008年大众便是抓住机会,进而确立领先优势。

  另外一方面,上百家中小型企业车型滞销,技术落后,产能无效,产能过剩多源于此。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出于财税利益考虑,仍对这些无效产能进行扶持,使其未遭淘汰而继续存在甚至扩张。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中国汽车产能为何会过剩如此之多。(文/周伟力 图/新华社发)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