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丰田大西弘致、董长征:本地化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

2013年12月05日 10: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大西弘

  董长征

    专访丰田汽车中国本部长大西弘致、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

  从今年广州车展的发布车型来看,小型车无疑是丰田的最大看点,致炫的最新价格发布以及前期的威驰上市将使得丰田在小型车上形成合力。而对于今年的目标完成情况看,两位老总表示超过90万辆应该不成问题,这已超过其巅峰时期的88万辆,而明年的计划,丰田中国销量将直指100万辆。

  问:前两年引进新车的速度丰田是比较慢的,具体在MPV中高端市场,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另外混合动力的推广有没有新的方式?

  答:对于中高级的MPV这个级别的车型上来讲,国产的这种车型目前确实是没有,相应的在这个细分市场我们用进口车的形式引进了埃尔法、普瑞维亚这样的车型,这两款车每个月大概是四五百辆车的销量,像埃尔法这样的车在中国市场也是受到了消费者非常热烈的追捧,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所谓的豪华MPV的市场,还并没有整体性的充分成长起来。当然,我们在日本还有比埃尔法更小的车系,像伯克系这个级别的MPV的车型,这样的车型能否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些年我们都会加以讨论。

  关于混合动力的销售模式,我想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我们的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就我个人来讲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就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发动机升级版的产品,它的销售模式和现在传统的销售模式没有什么不一样。

  问:丰田最近相继发布了逸致、威驰,在维持了同样品质的情况下却把价格给降下来,这是如何做到的?

  答:如您所言,这次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确保品质的形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往依赖于日系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我们现在能够更多地转移到使用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的供应商,所以我们就更换成了中国的本土供应商。比如说现在有一种近郊化的趋势,具体来讲,在中国日系的供应商并不像中国本土的供应商分散得这么广泛,假如用日系的供应商来采购零部件的话,物流成本就会相对的高一些。这些供应商在初期的时候,也有一些是当时没有具备丰田要求的质量标准,丰田的采购方针是所谓的“培育型的采购体系”,也就是采用了由丰田派出技术人员到供应商里去共同提高零部件供应产品品质,在达到丰田所要求的品质标准后,再纳入到丰田的供应体系,是这样一个运作的方式,这次我们也实现了品质与成本两全其美新的供应体制。

  问:丰田为什么没有在低端车上覆盖混合动力?是不是成本上的考虑?

  答:一般而言,小车车身的尺寸以及成本来讲,很难让它在搭载了混合动力系统之后,还保持同样车身的大小或者是这个成本,但是在日本我们发布了一款小型的混合动力车,这款车跟新的威驰和致炫是同一级别的,我们想未来在中国也能在同样的级别能够导入混合动力的产品。(文/图 曹敬)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