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有车时代如何享受“慢生活”?

2014年02月11日 10:23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一位喜爱自驾游的先生,临退休宣布自己的“理想”:开着自己精心改造的房车,一路“丈量”祖国版图。饿了支锅造饭,累了路边小憩。他给自己规定:每天行车绝不超过100公里。这个理想立即遭到“老江湖”的嘲笑:您这是逛“桃花源”吧?恐怕3天还走不出北京地界呢。

  本来,公路和开车都是为了快,为什么有人用它们来实现“慢”理想?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谷中有条宽阔车道,两旁景色优美,路上一块指示牌上大字醒目:“慢慢走,欣赏啊!”那是在提醒匆忙行车者,别错过路边风景。可当今社会,数字与指标,速度与效率,无时无刻都敲打着人紧绷的神经。铁路提速、英语速成、抢占市场、一夜成名等“速度型”词汇,就像一辆风驰电掣的汽车。在这辆车上,我们没有选择,不做司机,便做乘客。“吃快饭”、“走快路”、“开快车”、“干快活儿”的超速生活节奏,似乎不能给我们“慢”下来的机会。当生活环境加速恶化,公众情绪越发恶劣,大家才感觉到什么地方不对头了,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慢一点”?车要慢慢地开,路可慢慢地走,饭能慢慢地吃……这不仅是人生态度,更是精神境界。

  那么,有车时代如何享受“慢生活”?商家和消费者各有各的理解。汽车商大喜过望,他们大力推出旅行版轿车——既有轿车的操控性、经济性,还有比轿车更大的载物空间;既可在城市里穿梭,又兼顾长途旅行,同时也能展现时尚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消费者也很聪明。平时,写字楼前停满了车,节假日则蜂拥去了乡下。越来越多的人买车不光为上班代步,也是为了享受慢生活——每到节假日,车主往往会带上家人去郊外,过上两天田园生活。大伙儿慢慢领略到:“慢生活”让淡定具体化,让时间充实化,让生活缓和化,与性别、年龄、职业、贫富无关。汽车能让人拥有更饱满的热情、更纯粹的动力,也能载着我们平顺优雅地一路前行。

  话说一群中国游客,脚步匆匆地来到欧洲某国“快旅游”。他们一站一站地跑,每个景点平均只待15分钟。直到邂逅一位“猫老师”,才仿佛悟出些人生道理。 那日,大巴车在一个路口停下来,可路口一个人影和车辆也没有。正诧异间,只见那位大胡子司机抬头看了看十字路口的右边,然后回过头来对大家说:“哦,不急,那边路口过来了一只猫,让这只猫先过去吧,我怕车开得太快惊吓了它。”游客们仔细一瞧,离路口还有20多米远的地方,一只猫正迈着猫步朝这边走来。见此情景,大家忍俊不禁。有个小姑娘催促说,司机大叔您还是赶紧开车吧,等这只猫过来还早呢!司机斜靠在座椅上,微眯着眼,自言自语地唠叨着什么。导游翻译说,司机是在说,看一只猫过马路,不也是一种很美的风景吗?

  实话实说,这种“美景”在咱们这儿经常变成“惨景”。君不见,马路上经常能看到被压扁的小动物尸体,叫人惨不忍睹。有个交通专家说过,看一个城镇的交通状况如何?可以拿猫当“风向标”——如果猫是安全的,司机和乘客也是安全的。这个说法意味深长。前不久我听说,一位网友正在琢磨写篇文章,标题叫《假如陶渊明有了车》。凭感觉这篇文章一定好看。请想像,如果“陶先生”开车,一定会开得稳稳当当。那么,就让汽车载着我们进入“慢车道”,尽情享受“慢生活”的乐趣吧。(林 鸣)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