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自主品牌不必急于超车

2014年05月21日 10:39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期,关于长城汽车H8再次推迟上市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有的质疑其抄袭国外大品牌,有的则抱着看笑话的心理,认为其作为国产自主品牌,在走向高端的过程中遇到了核心技术缺失难题。

  对于各种猜测,长城汽车似乎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回应。笔者以为,长城汽车不应该受到杂音的影响,应该坚持自己走细分市场的战略,一步一步作出物美价廉的产品,逐步走进消费者。而不是贪多求快,总想着在短期内实现所谓的“超车”,甚至“弯道超车”。

  不仅是长城,包括所有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都应该清醒地知道,中国的汽车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缩小这种差距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技术、完善企业治理、建造自己的研发体系。

  过去十多年,中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为中国汽车工业积累了大批的人才和经验、技术,这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但也应看到,由于基础薄弱、政策支持不够、工业体系不够完善,我们的自主汽车品牌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方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包括研发水平、体系建设、营销等各方面。

  越落后越想赶超,盲目扩大产能,盲目增加产品数量,导致我们的一些自主品牌汽车走了许多弯路。以奇瑞汽车为例,奇瑞曾被许多人认为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扛旗者,其曾经投入市场数十种产品,结果因产品线太长,出现了危机,不得不进行长达三年的深度调整。目前,终于认识到,品牌成长之路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从技术、体系等各方面努力。

  汽车工业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我们周边许多国家的汽车工业都是从落后发展并壮大起来的。

  日本、韩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半个多世纪以前,日本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也以廉价、低质量为特点,很难打入欧美市场。但经过多年的革新和改进,目前日本汽车已经售往全世界。

  韩国的例子更加值得学习,据韩国汽车协会秘书长介绍,几十年前,韩国的汽车到处受到“歧视”,但是在政府支持和企业努力下,经过50年的积累,目前韩国汽车不仅打入日本等亚洲市场,在欧美国家也有不错的口碑。而在2000年,韩国的汽车在美国的口碑还非常糟糕,但是2006年后,其口碑就有了明显的提升,甚至超过了日本丰田,主要原因是其专心于技术和服务。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日本和韩国,基础也不如日本和韩国,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因此完全有可能重复日本和韩国汽车崛起之路。

  但正如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峰所言,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做自主品牌就必须赶超发达国家的高技术汽车产品。

  其实不然,鉴于中国汽车工业目前的发展水平,我们只要沉下心来,先做好低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然后一点点积累技术,积累客户体验,终归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到时候水道渠成,我们的高端产品也自然会研发出来。

  除了企业的努力,发展自主品牌,国家正确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也显得非常重要。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多年来,国家对于自主品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问题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汽车的合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合资政策中,外方出技术,我方出市场,由于外方对于技术的掌控非常严格,我们很难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输出,而国内一些汽车企业又能轻轻松松从合资公司那里获得高额利润,因此缺乏研发自主品牌的动力。

  如何调动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发展自主的积极性,制定什么样的政策进行引导,成为相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外,从公务车改革开始,带头示范,倡导民众使用自主品牌汽车,也是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公务用车市场更加偏向合资品牌汽车甚至进口汽车,这给自主品牌汽车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全球来看,公务用车使用本国生产汽车几乎是惯例,不管是发达的德国、美国、日本、韩国,还是俄罗斯,政府甚至明令公务车必须采用国产汽车。

  中国的公务用车也在进行深度改革,使用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这也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目前包括北汽、奇瑞、长城、比亚迪等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都在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力度,完善整个汽车研发体系。

  在各项利好条件的叠加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要能沉下心来,不浮躁、不盲目,一定能取得突破,即使不能弯道超车,也能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孙喜保)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