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车企何以在混合动力技术上集体沉默

2014年12月09日 09:15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近日表示,“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混合动力车与纯电动车需要合理分工,谁也不能取代谁”。

  王秉刚所指的混合动力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划分为节能汽车的车型,主要是油电混合动力车。虽然混合动力车型能够享受到国家针对节能汽车的补贴,但与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及燃料电池车相比,由于缺少了国家和地方补贴,导致自主车企在混合动力技术上集体选择沉默。近两年来,自主车企在纯电动车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推出了不少纯电动车型。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没有一款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的混合动力车面市。

  的确,在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混合动力技术一直是一项过渡技术,最终目标是发展到纯电动车。不过,引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的一句话:“如果说混合动力是一项过渡技术,那么我们要给它加一句话,这个过渡期会很长。”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混合动力技术对传统内燃机技术是极大的优化和提升,对降低汽车油耗和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只要传统内燃机存在,混合动力就存在。

  由此可见,在去年发布的国家第四、第五阶段油耗法规之下,2015年新车的百公里油耗要降至6.9升才达标;到2020年,这一标准将下降至5.0升。车企将要面对的是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尽管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选择混合动力却是厂家务实的做法。

  因此,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的产业化还不能放弃,目前仍需要依靠国家和企业在技术开发资金投入、零部件产业化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市场拉动四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也会带动零部件成本的降低,随之带动纯电动汽车生产采购成本的降低,使节能环保产品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并成为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武器。(蓝朝晖)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