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劳动力、出口、通胀、服务业 四问2011浙江经济

2011年02月25日 15:29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刘易斯拐点”、通货膨胀、出口、服务业……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些2011浙江经济中的热词。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登省内外专家的研究报告,为读者进一步思考打开新的视野。

  一问劳动力

  浙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是否已经改变?浙江经济的“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

  刘易斯认为,一个地区发展初期,农业具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此时只要工业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持续向工业转移;随着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将由过剩向短缺转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对浙江而言,“十二五”时期我省二三产业青壮年劳动力供应将逐渐趋紧,2015年以后或将出现劳动力的全面短缺。

  首先,我国“人口红利”于2010年结束,将对浙江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增长在2035年前后开始出现负增长,但适龄劳动人口数量(15至59岁人口)在2015年就将达到9.2亿的峰值,自2016年起将出现下降趋势,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开始下降。

  由于经济社会改革、资本升值以及家庭分工导致一部分人被迫或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年轻人教育时间变长等,都使我国的劳动参与率出现下降。1990到2004年,我国劳动参与率从85.6%下降到81.9%,假定今后劳动参与率继续按照过去的趋势递减,则我国有效劳动力供应总量将在2010年达到7.4亿的顶峰,之后将快速下降。

  其次,目前浙江农业就业人口中仍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但非常有可能在2015年前基本转移完毕。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劳动力359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8.3%,尽管比十年前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但与同一发展阶段的其他地区相比,仍明显偏高,如1990年的台湾地区人均GDP为8325美元,农业劳动力占比仅为10%。预计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力转移还可以持续5年。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如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妇女和老年剩余劳动力,还有一部分人偏好节奏较慢的农村生活,因此实际能转移的劳动力可能更少,转移完毕的时间更短。

  再次,目前外省务工人员不会出现大批回流现象,但2015年以后浙江企业的工资优势将不复存在。必须注意到,我省职工工资与中西部地区职工工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00至2009年间,浙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速为12.4%,远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平均16%以上的增速,若继续按这一速度增长,到2015年,浙江企业的工资优势将基本消失殆尽。

  “刘易斯拐点”隐含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已经很高,城乡结构趋向一元,大中小企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协调发展,目前我省这种特征和趋势已经相当明显。

  二问出口

  出口恢复有多快?出口导向型增长能否持续?

  2010年,浙江出口首次突破1800亿美元大关,达到18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高达35.7%,是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5至2010年,浙江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0.8%,位居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六大省市之首。

  在讨论转变出口导向模式为内需推动模式的同时,我们认为,浙江应该继续强化出口的领先带动作用。

  首先,浙江出口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2005年以来,浙江出口占世界出口比重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2010年前三季度提高至1.22%,为五年以来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以纺织服装产品为例,1997年浙江纺织品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的比重仅为0.7%,2008年提高至9.8%。这表明浙江出口优势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强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