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资本涌入吹大电影市场泡沫 亟待加强风险控制(4)

2012年01月17日 07:5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业内认为应加强风险控制

  国外有专业保险公司对影片投入市场后的收益进行监测。业内人士称,中国在这方面应加强风险控制。

  “盲目是对这个行业最大的瓶颈,缺乏理性,产业投融资难以量化,何谈深入发展?”赵海城说。

  据了解,中影股份已经联合艾亿新融资本推出了中国首个电影票房量化分析系统(BRP)。正如晨星之于基金投资、穆迪之于债券投资,BRP将帮助电影投资人、银行和金融机构、制片人量化一部电影可能的收益。

  艾亿新融资本BRP系统通过对过去4年中600多部影片的统计分析,发现了六条有趣的现象:低成本的影片一般会比大片更卖座;无名小卒主演的影片要比明星主演的影片利润率更高;类型的艺术特征跟利润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但评论的多寡(好评或者劣评)跟利润之间有密切关系;不含暴力、色情成分的家庭影片最容易赚钱;大片的续集要比普通新片更容易赚钱;明星在为影片带来更高票房的同时,也往往拉低了利润率,因为大部分收入进了明星的口袋。

  “有效实现金融资本和电影资产的对接,BRP能帮上忙,但这不是全部。”艾亿新融资本投资银行部影视产业组董事经理刘小平说。这个考题会留给金融机构,而非电影。

  金融与电影产业的结合国外已有很好的经验。比如国外有专业保险公司,当一部影片投入市场,就会有在各个层面上的收益监测。

  赵海城表示,风险控制现在看起来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业外资本和境外资本涌入得越来越厉害。怎样保证资本投放是安全的、是透明的?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投资方的保护,实际上是对整个电影产业的保护。

  “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投资方向,有赔的时候就必然会冷静,要么转身走掉,要么重整旗鼓,重整旗鼓者会反思总结,中国电影投资已经有了理性的土壤。”赵海城说。(记者苏曼丽)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