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春节前夕资金疯抢高收益产品

2012年01月18日 10:51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春节前空闲资金抢产品大战再度开演。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前受热捧的不少都是与拆借利率挂钩的产品。

  昨日,拆借利率高达7%以上,《金证券》记者独家获悉,由于销售火爆,部分银行不得不临时追加额度,原本在网上销售一空的产品已经悄悄转入柜台销售。

  拆借利率巅峰时刻

  昨日,各银行翘首盼望的央行逆回购到来,逆回购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宽松的流动性,然而资金的紧缺远远超过央行意料。“央行操作的是1690亿元14天逆回购,之前最高时2000亿元,看来央行有所保留。”昨日,一家大行交易员告诉记者:“由于规模低于市场预期,所以没能阻挡拆借市场利率的继续上行。”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继续上演疯狂一幕,隔夜及7天利率居然飙升近200个基点,1个月期及以下品种利率全部升至7%以上。其中,隔夜利率大涨189.42个基点,报7.3667%;7天利率大涨182.67个基点,报7.4117%;14天利率大涨140.50个基点,报7.8267%;1个月期利率上涨88.92个基点,报7.7992%。

  这个利率程度创下2007年11月份以来最高纪录。

  正是由于拆借利率疯狂上涨,使得与拆借利率挂钩的产品变成“香饽饽”。《金证券》记者独家获悉,相关产品最高利率已经达到7.97%。南京一位银行VIP客户向记者透露:“刚刚收到这款产品的通知,但是没想到上网后就已经买不到。”

  《金证券》记者登录电子银行后发现,这款产品刚销售一天,就已经显示:您查询的产品已经售完。

  传统产品被“冷落”

  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产品受冷。《金证券》记者发现,一些大行的理财产品期限都长达70天,连40天以内的也难寻踪影。另一方面,这些银行提供的收益都并不高。比如某家银行向大客户推广的70天理财产品收益也只有5%左右。

  《金证券》记者发现,这次央行14天逆回购的市场利率是5.47%,而一些银行向客户销售的14天产品利率也只有4.2%,甚至还不如给央行的利息。

  “一些低调的小行,反而有更灵活的操作空间。”昨日,一家大行理财师向记者透露:“由于银监会叫停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行里产品设计严格,时间跨度确实太长,我们也很少主动向客户推荐。”

  这位大行理财师已转投基金阵营,“我现在动员客户买货币基金,时间没有限制,每天都能自由进出,只是到账日需要两个工作日。”不过,《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货币基金的收益也只有4%左右。不过,连货币基金也为防止套利,准备在1月19日暂停申购。

  预留份额转柜台

  《金证券》记者昨日独家获悉,部分销售火热的产品已增加额度。昨日,某银行总部资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拆借利率产品销售异常火热,我们已追加近5000多万元额度。”据了解,多出的额度只在柜台向大客户一对一销售。

  不过,《金证券》记者发现,这些与拆借利率挂钩产品大部分起息日是在节前一两天,并非参考昨日7%以上的利息。那么,未来一两天利率是否还能保持这么高?

  昨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直言:“农历春节前流动性缺口巨大,央行估计还会继续逆回购,但是,1690亿元的逆回购将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周四仍不得不继续进行较大规模逆回购操作。”

  “两次总量预计至少会超过4000亿元,不低于一次准备金率下调释放的流动性。”鲁政委预计。这就意味着,市场资金面缺紧的局面会进一步缓解。

  南京银行资金部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未来一两天的资金利率到底会下降多少,目前还很难估计。”

  ■相关阅读

  所谓逆回购,简单地说就是央行用现金从银行手上回购央票等票据,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逆回购”是“正回购”的反过程。这次5.47%的逆回购利率相对于去年高达7.2%的利率显然较低,表明央行为了保证春节前、春节后流动性的平稳过渡,也为了稳定市场利率预期,不惜牺牲一点利率收益,让机构能够以相对较低成本及时获得流动性。东方早报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