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牟刚:这是小崽儿和一群巨人间的角力(2)

2012年03月16日 17:14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6年做到国内第二大乘用车出口企业

  重庆晨报:目前,国产品牌轿车的总体情况怎么样?

  牟刚:我们掌握的情况是,中国去年的乘用车产量是1800万辆,出口差不多只有100万辆,印度的轿车出口都比中国做得好。

  重庆晨报:力帆在短短6年就做到国内排名第二的乘用车出口企业,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牟刚:也有很多教训啊。回过头来看,有些是国内制造企业无法想象的。

  很多案例:我们的轿车在国内做过各种测试,都很好,但到了叙利亚就出了橡胶老化的问题,因为那里的紫外线是中国没有的。在伊朗市场,总代理商一次性订了3000辆力帆520轿车,而且支付了30%的订金,我们当时乐坏了。但伊朗是高原,当地又习惯高速低档行驶,我们后来派出一个工作团专门去解决技术问题。我们这几天都还在考虑钢材问题。

  从广义上说,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消费习惯和自然特性,我们现在每一款在海外销售的车,都要在俄罗斯进行极寒测试,在伊朗做极热测试,在巴西做标准化测试,每款车都有7、8个国家的测试。力帆620轿车在俄罗斯卖得好,是我们主要利润,就得力于这种测试。

  汽车三包也是我们遇到的很大问题。轿车的全球市场是个庞大的体系,信息的标准化输入,质量和供应体系……很多问题中国企业的确想不到。

  从“走出去”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重庆晨报: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

  牟刚:海外市场的不利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欧债危机导致东欧、南美的经济增长减慢,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另外还有的国家的政策调整,比如巴西结束了工业产品税(IPI)减免政策,这个差不多类似于中国的消费税,价格因此上涨了30%。

  但全球贸易对中国企业的机会仍非常大。我常常这样说,巴西市场货币坚挺,我们已经有了45家4S店,而且销售上一直是“饥饿状态”。俄罗斯目前一个月的销售都是上千辆,这两个市场一年做好了,可以实现10万两的销售,其它几个市场加在一起,力帆能做到15万两的年销量,算上力帆在国内的15万辆,30万辆能保证力帆轿车活下来。

  重庆晨报:困扰中国轿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牟刚:我们过去提“走出去”,现在的提法是“国际化”,这两个词汇的内涵和外延都不一样。国产轿车受到合资品牌的挤压,出口是必然的。

  我们现在主要学习的企业还是韩国,包括产品谱系、营销手法,短时间我们得解决品质和品牌溢价的问题。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总是要求我们把国外赚的钱不要拿回来,就地做品牌,做推广。我们在埃塞俄比亚赞助非盟会议,做公益事业。力帆去年在俄罗斯差不多投了450万美元的广告,只做品牌。

  记者 仇峥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