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大代表谈中原粮仓高产粮食是如何“炼”成的

2013年03月11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何晓聪 李贵刚)万亩小麦示范片平均亩产697.1公斤、5万亩小麦示范片平均亩产625.5公斤、百亩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961.9公斤……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不是奇迹,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河南鹤壁市的“高产”记录。

  鹤壁自古就是中原粮仓,中国隋朝“六大官仓”的黎阳仓遗址就在今鹤壁浚县境内。2012年,鹤壁市被确定为全国5个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那么,高产粮食是如何“炼”成的呢?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长魏小东11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揭开了高产粮食的秘密。魏小东表示,就鹤壁来讲,耕地面积较小,不占“量”的优势,但“质”的优势明显,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自2005年以来,我们连创19项全国高产纪录。”

  “我们把粮食高产作为一个基本定位,重点做好‘单产’这篇文章,”魏小东直言不讳,培育良种、气象监测和农业信息化等农业科技手段便是粮食高产的三大“法宝”。据知,鹤壁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7%。

  “粮食能不能高产,种子是关键。”魏小东表示,鹤壁近年来先后培育出“浚单20”等12个玉米新品种。

  有了好种子,并不代表粮食就能高产。魏小东表示,在良种繁育、推广中,一方面撑起“安全伞”,另一方面提供信息化水平的“加速器”。

  “安全伞”指的便是全国首家、国际先进的星陆双基遥感试验基地。魏小东介绍说,“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实时动态监测地表温度、空气湿度、土壤墒情和病虫害等情况,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

  除此之外,“现代农业”也是鹤壁粮食高产的重要支持。

  魏小东表示,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要抓好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发展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截止2012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81家,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全市流转土地近1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1%,使75%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轨道,当年平均每个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达到3873元。(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