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地方国企存低效和产能过剩问题 仍有资金进入

2013年08月22日 14:21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地方国企资金使用效益下降原因有二:一是大量资金沉淀于尚未产生效益的基础设施,二是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下,仍有大量资金进入地方国企,除经济总体仍然向上外,问题在于产能集中释放,在产能集中释放期吸纳一定量的融资具有合理性。

  201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8万亿元,增长了30%,而同期GDP增速仅为7.6%。因此有人判断,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超GDP增长是一种“金融空转”或“货币空转”,它潜伏着金融危机。问题到底出在哪?其性质如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不久前,财政部公告的《2013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揭开了这一问题的大部分谜底。数据显示,进入地方国企的融资量很大,但未产生相应的效益。根据公告,1-6月份地方国企负债累计2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财务费用增长12.3%。由于去年下半年两次降息,利率共下降了50个基点,这样测算,在借款额不变的情况下,财务费用理应下降6.9%左右,而实际是增长了19%,这表明增加的负债均为有息负债,绝对额为3.87万亿。

  由于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和去年下半年的9.98万亿大体相当,因此大致上可以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量负债3.87万亿中,今年上半年占到一半,即1.935万亿,相当于上半年融资总规模的19%。而在产出方面,上半年地方国企利润为3072.5亿元,同比下降10.6%,下降额为364亿元,应缴税费4148.4亿元,同比仅增长2.2%,增加额89.3亿元。利润和税费合计增长为负,可以推断地方国企上半年对GDP增长贡献微弱,地方国企低效是融资规模增长超过GDP增长的主因之一。

  地方国企资金使用效益下降原因有二。一是大量资金沉淀于尚未产生效益的基础设施。根据公告,1-6月,地方国企负债同比增长17.9%,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负债快于收入增长5.3个百分点,表明这部分负债没有进入现有生产周转环节(一般的资产周转率下降短期内不会影响这样大),但这部分负债形成了资产,因为同期资产增加16.7%。因此可以判断,这5.3个百分点的负债增加(及相应的资产增加)是暂时没有效益的投资,其金额为1.14万亿,进一步可以推断,今年上半年的这种投资额约为0.57万亿。根据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的投资动向,这种投资应当是地铁、城际轨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投资短期内没有效益甚至长期的微观效益不明显是可以理解。

  二是产能过剩。另外有1.36万亿进入了生产周转环节。其对应的收入虽然增长了,但利润下降了,原因是产能过剩的拖累。地方国企布局的主要工业行业包括煤炭、有色金属开采和加工、钢铁等资金密集行业,这些行业当前产能过剩最严重、利润下滑较大,因此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资金使用效益影响巨大。

  在产能过剩下,仍有大量资金进入地方国企,如何判断这一现象?这是不是在用融资掩盖危机?

  首先,企业收入仍然增加12%,从而表明社会需求仍然在增长,经济总体仍然向上。

  其次,问题在于产能集中释放。地方国企成本增长了14%,超过了收入增长,同时生产企业出厂价格持续下跌,这表明“4万亿”投资拉动的钢铁、煤炭等行业的新增产能进入集中释放期。

  再次,产能集中释放期,吸纳一定量融资具有合理性。产能集中释放期即大量在建工程完工进入生产领域,因而需要有新的流动资金配套。从企业角度,根据“本量利”分析模型,只要售价大于变动成本,加大销售就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可以摊低固定成本在单位产品中的金额,因此需要增加流动资金;从银行角度看,如果前期已经为企业发放了项目贷款,进入生产期,就要对配套的流动资金需要予以尽可能的满足,否则前期贷款就出问题了。暂时的亏损不要紧,要紧的是投资占用的资金要通过销售循环起来。

  那么,这些行业的资金实际上是否在正常周转呢?从目前情况看,最困难的钢铁行业大致在微亏或微盈状态,虽然产量仍在增长,但没有出现积压;煤炭行业虽然利润下滑幅度惊人,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盈利状态,产能过剩行业仍然保持着基本正常的资金周转。当然,业内排名末尾的企业肯定会出问题,因此银行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坏账上升。地方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4%,还有36%的所有者权益为最终债权收回提供保障,因此,总的来讲,地方国企的融资是有安全保障的,整个社会融资总体上是安全的,金融危机不会发生。

  如果今年是产能集中释放的年份这一判断是正确的,那么,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抑制过剩行业新增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等措施消化过剩产能,则问题将可以逐渐得到缓解,估计明年的融资规模与GDP对比关系就会朝好的方向变化。

  当然,当前不会出现危机并不是说可以对资金效益的下滑可以掉以轻心,只是说我们尚有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的时间。如果不深化国企改革,前面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了,后面还会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即使不出现金融危机,问题将通过经济滞胀反映出来。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