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打通时尚产业的价值链

2013年10月21日 10:5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 汤浔芳 北京报道

  2013年,中国平面媒体业的冬天貌似来了。

  在舆论的寒意中,刘江掌舵的时尚传媒集团迎来了20周年庆生礼。20年前,他与吴泓、张波一起接下《中国旅游报》彩色印刷的月末版,《时尚》杂志最初立意就源于这份增刊,一个拥有18本杂志及专刊、营收超过10亿的传媒集团也由此发端。

  未来路在何方?这是所有传统媒体掌舵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刘江正将基于纸张积聚的能量进行扩张,他的视野,不只是时尚内容的数字化,而且开始向培训、投资等相关领域进行扩展。“5年后,时尚传媒集团的名字中将不会再有传媒二字。”2013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候选人刘江在接受专访时告诉本报记者。

  新媒体布局

  《21世纪》:2013年对于平面媒体是艰难的一年,时尚传媒集团表现怎么样?

  刘江:上半年,我们的营收略有下滑,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我个人认为公司运营非常稳健,第一,集团整体盘子非常大,可以撑得住;第二,收入来源已多元化,除了杂志业务,现在有5档电视节目,《时尚家居》一个栏目就有数千万,潜力非常大,在新媒体方面今年预期能有几千万收入;第三,公司现金非常充裕,我个人一直在财务方面非常稳健和保守。

  就结构而言,旗下杂志整体竞争力都较强,我们的期刊要扩张,都是在一定收入来源保证基础上推进的,比如《芭莎男士》启动时就先锁定了部分广告主,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属18本杂志2012年只有《生活家》杂志没有赚钱,这与其美国版权方《好管家》的商业模式有关,《好管家》在美国有一项核心业务是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测试,提供鉴定证书,制造商为其权威性买单,中国无法复制该模式。

  《21世纪》:你们在新媒体业务的具体运营情况是怎样的?

  刘江:新媒体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运营商分成及小部分的用户付费,预期今年基本实现盈亏平衡。现有的平台布局,预期明年收入能达到8000万——1个亿,成本在6000万左右,这就能产生2000-4000万的毛利。未来,一旦收入持续增长,在成本方面优化,相信近两三年间就能有每年四五千万利润,到那个时候,新媒体业务可以自己滚动发展了。

  《21世纪》:在新媒体的战略和具体布局又是如何,有哪些产品线,盈利模式在哪里?

  刘江:我们的新媒体战略依然只是1.0版的,核心任务是实现时尚内容在不同终端的覆盖,实现杂志内容的数字化。主要有四大产品线:PC端,集团的“时尚网”以及各子刊的网站,现在共有11家网站,收入主要是广告;iPad以及其他平板终端,核心杂志都已提供数字版本以及应用,集团旗下所有App现在有超过200万下载量,该部分免费为主;在手机端,有与运营商合作的“阅时尚”,用户部分内容需要付费阅读,该部分依赖运营商推动。

  在手机端,现在力推的创新产品是“i时尚”,希望以此建立在时尚垂直领域中的互动平台,我们打通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的内容,以时尚行业明星、品牌、达人、杂志,进行内容的重新分类和归集,希望借此成为一个时尚垂直领域的入口。

  我希望“i时尚”能够突破传统的媒体产品,进行商业探索。比如,以“明星”分类为例,我们将和某个明星相关的时尚内容进行归集、聚合后,来吸引明星的粉丝,将来,她穿某品牌某款裙子后,可以在我们的后台与品牌的电商实现对接,用户直接完成购买。再以奢侈品牌为例,可进行公司资讯和新款产品的发布,根据品牌全国的店铺分布和用户地理位置,向用户进行推荐,入口在引流的同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可探讨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广的。

  未来,我们的布局将不仅限于此。现在媒体样式丰富多彩,全国超过4亿智能手机用户,赢得未来的前提,就是要必须出现在移动互联网用户面前。

  《21世纪》: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还会进行其他产业链的扩展么?

  刘江:我们已经投资了电影、电视、话剧、图书公司。所属的发行公司在杂志渠道上正在“圈地”,目前全国期刊界,在机场、会所、酒店等高端场所,时尚集团旗下刊物占据的份额最大,我们自身在市场营销推广的费用就在1亿元左右,拥有大量渠道以及营销资源,完全可以向外提供服务。只要杂志的形态存在,高端的实体渠道资源就有其价值。

  在电影领域,我们作为联合投资人参与了《时尚先生》、《摇摆的婚约》以及《雪花秘扇》,这些电影确实没怎么挣钱,但也没赔太多钱。未来除了可能的联合投资外,我们可以输出资源及能力,比如电影《非诚勿扰2》我们提供了形象设计的服务,葛优、舒淇穿衣的品味比第一部就多了时尚味道,当然,那部电影的服务我们没收钱。

  时尚能力输出者

  《21世纪》:媒体动荡的时代,你如何定位自己和时尚传媒集团?

  刘江:我不再定位自己是平面媒体出版人,甚至可能不再是媒体人。如果将自己局限在媒体,以后媒体业衰弱了,我们怎么办?

  现在,公司开始进军教育培训产业,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法国时尚学院(IFM)、巴黎HEC商学院(HEC Paris)一起合作,有了不错的开局,今年就能产生一定收入。教育产业盘子大,时尚教育刚起步,现在国内没有公司在资源储备方面可以与我们比。时尚教育首先针对个人时尚培训,传授形象设计的知识,女性群体对于形象是非常敏感的,我们用几个月的课程帮助女性培养时尚感;未来还将为时尚行业机构提供定制服务。

  再就是时尚能力的输出,比如与地产商进行合作助其推广商业地产项目,赋予其时尚元素,此外,大量的展会以及庆祝活动,都需要时尚感、创意。严格来讲,各行业都有对时尚的需求,时尚能力输出可直接与实业界对接,不应只是将自己画地为牢在媒体层面。目前,负责时尚能力输出的市场部,每年都带来数千万的收入。

  《21世纪》:这意味着整合现有的资源去打造一个平台吧?

  刘江:我们要打通时尚产业的产业链,将价值链连接起来。人才是行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包括艺术家、明星、模特、写手、买手等等,以前我们只是单向度地推广宣传,其实这些资源可以整合进来,比如教教课、串串场。

  当然,在时尚行业内,不见得每件事都要这么商业。我们投资了很多部田沁鑫的话剧,就没指望赚钱,但培养中国艺术家和时装设计师,推动他们走向世界,非常有价值。当然,我有信心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最终总能挣到钱。

  《21世纪》:你会考虑在纯粹的文化产业之外,进行其他投资吗,比如直接投资品牌商?

  刘江:围绕时尚产业,我们投资的事业是全产业链,不只是传媒和出版相关产业,只要有好机会,电商相关的产业,甚至新崛起品牌,都会考虑。我们在慢慢尝试,不特别着急,现在投资金额也不大。

  现在整体经济环境严峻,国外大牌受到一定影响,正是中国品牌崛起的机会。我相信中国一定可以涌现全球性高端品牌,10年不行,20年行不行?我们希望参与打造本土高端品牌,帮助他们提炼品牌要素,用国际手段帮他们营销——我们大量本土版权内容已经为外刊所采用。

  现在的难题是,企业主是否有做顶尖品牌的意识和志气,而不是急功近利。太多的企业主不愿提升定位,更乐意去二三线城市以下的市场挣快钱,这样的企业我们甚至连广告都是拒绝的。我们要选有大志向、方向对、基础好且扎扎实实的企业,扶持这样的品牌。

  《21世纪》:团队是如何打造的?传统媒体的人员又如何转型?

  刘江:各大板块各有不同。投资团队是外聘为主,新媒体业务由于是技术驱动的,也是外聘团队为主,培训业务主要是挖掘内部资源。

  未来的媒体人才,一定要一专多能。能力应该不仅限于媒体,比如财经记者,除了有观点、预见性,应该有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不止于采访企业家并文本呈现,他应该能为企业家提供价值,其中包括知识、信息以及趋势分享、行业资源的整合。

  《21世纪》:未来5年,你理想中的产业布局是怎样?

  刘江:5年后,我们将绝对不再是一家媒体集团。我现在就有想法,直接更名为时尚集团,下面是时尚传媒、时尚教育、时尚投资三大板块,这就是未来公司的构想。

  相比较其他传媒公司,我们一大优势是专业性,在垂直行业深耕细作,所有的动作就围绕细分产业展开,比如汽车、珠宝、艺术、钟表,与一般传统媒体相比,我们与产业的距离近很多,当资源和能力有意识积聚的时候,就完全存在其他可能性。当然,我们一定不会放弃媒体业务,公司向外输出的能力依托于传媒业,传媒DNA不会失,这是未来时尚集团的根基。

【编辑:段红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