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明年经济“稳中求进”有新内涵 改革将统领全局

2013年12月14日 1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2月10日-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4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把改革贯穿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并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6大主要任务。中新社发 黄冬 摄  

  中新网12月14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12月10日-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4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把改革贯穿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并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6大主要任务。专家表示,明年经济“稳中求进”有了新的内涵,更注重质量和效率,追求没有后遗症的发展。另外,改革将成为统领全局的亮点。

  “稳中求进”总基调有新内涵

  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会期4天,是历届来最长的,而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跟去年的表述一样:稳中求进。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尽管延续了去年会议和十八大以来的基调,但是内涵有所变化。

  在刘元春看来,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强调底线管理、区间调控,底线管理为宏观稳定和改革争取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未来会把稳增长的“稳”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比如宏观经济不能有大的起伏,就业不出现明显恶化,化解过剩产能,增加居民收入和通货膨胀不能太高。

  “‘进’不是说不要速度,而是有新内涵。”刘元春分析,是要通过改革来促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第二是稳增长不再单纯强调GDP增速和数值,更强调质量和效益,同时还要不带来后遗症。

  也有专家表示,没有后遗症的发展意味着明年经济增速目标有下调的可能,淡化增长目标,追求更加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刘元春认为,这一表述也有新的含义,例如,把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当作工作重点,把债务纳入全口径管理,这会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货币政策方面,利率市场化对它有新的要求,当利率市场化大力推进时,流动性需要维持稳定,不能松也不能太紧。

  改革将成为统领明年经济工作全局的亮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对15大领域提出了60项改革任务,而且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同时,指出明年改革将贯穿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

  刘元春判断,改革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统领全局的亮点。不管是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结构还是居民收入的增加都对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注意到,会议公报中多次提到“改革”。经济学者马光远表示,真诚改革,解决问题才有出路,改革仍然是解决中国很多问题的关键。

  会议公报最后对改革作出了明确要求。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体改革策略;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全会提出的一些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法律的也要加快研究、尽快启动。

  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则表示,明年地方和各部委的“点”式改革会加速落地,而“面”式的改革会逐步推进。

  粮食安全和债务风险列入主要任务 着重未雨绸缪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而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首先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刘元春分析,以前把农业放在第一个板块提出来,今年细化到了粮食安全,并把它当成农业的核心,说明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几年我国的粮食自足率在下降,尤其是几大主要粮食作物;另外,今年以来农业的增加值比往年快速下降。

  另一主要任务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

  刘元春认为,这是跟往年最大的不一样,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控风险、减杠杆。地方政府债务跟地方政府职能改革、财税体系改革有很重要的关联,也可以看出对此前的地方政府债务摸底之后发现了问题。

  管清友也表示,会议公报首次把“控制债务风险”单列,是未雨绸缪。(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