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2013年12月18日 10:1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在新一轮改革中,国资国企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要清醒地认识改革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进一步增强执行力,进一步调整国有资产的配置管理方式,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整合资源,走向协同。”17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就刚刚发布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张晖明认为,经历几轮改革的上海国资国企有着领头意义。20余年的改革发展形成了上汽集团、绿地集团、百联集团等进入世界营收规模前500名的企业。在张晖明看来,上海国资在市场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也为全国的国资国企改革积累了经验。他认为上海今后的国资国企改革要更多考虑资本监管,而不是“守摊子”式的资产管理。

  在张晖明看来,此次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上海国资委工作方式和内容,这次强调完善资本监管体系,就是要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为主,一字之差涉及国资管理内容、对象、行为方式等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此次改革强调分类监管模式的落地和激励约束机制,比如在分类监管上,各个不同类型企业将分别监管,这有利于调动各类资本的积极性,整合各类资本的长处;而激励机制,是这次改革的另一个亮点,虽然此前上海也有探索,如绿地集团经营者团队持股的做法比较成功,但还需要研究出一个比较科学的持股比例关系和分红标准。

  张晖明还认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整体上市,实现存量资产的证券化。一方面是取得对存量资产贴现的市值认定,更重要的是便于退出,获取退出的灵活性权利,而且它的退出是合乎规矩的,退出的价格是客观的、外在的、公平的。他同时强调,要突出市场的作用,否则就难以推进国有资本的功能分类和治理分类,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国企的边界也就难以廓清,他认为市场作用没有凸显,造成国资内部各类资产之间的边界模糊是此次国有资产改革的一大难点。

  “此次改革从整体制度安排上,是有所突破的。”张晖明表示,但是要想取得实效,还需要看最终的执行。此外,张晖明还特别强调了创新的意义,他认为,创新有三个层面,一是思维创新,思维创新的底蕴是知识结构。二是体制创新,体制创新的底蕴是敢于突破老框框,打破部门利益,要整合资源、走向协同。三是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手段的更新运用,以及组织手段的改进优化。此外,整个社会要形成宽容的文化氛围,对创新可能带来的不顺利、不成功持宽容态度。

【编辑:黄艳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