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私人订制》遭吐槽"看不下去" 华谊兄弟昨跌停

2013年12月19日 11:29 来源:新快报 参与互动(0)

    前日,华谊兄弟(300027)举办了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私人订制》提前看片会。然而,与该片此前的高调宣传不搭的是,会后多家投资人士抱怨影片令人失望。二级市场上,华谊兄弟昨应声跌停。成交回报显示,与上述投资人士对该片失望对应的是,三机构席位狂抛逾4.9亿元恐慌出逃。

    ■新快报记者 曾勇

    见习记者 许莉芸

    据称《私人订制》让机构很失望

    此前,在今年贺岁档遇冷的背景下,市场普遍对《私人订制》寄予很高期望。多家券商曾陆续发布报告,将该片的票房预期一度推高至10亿元以上。更有分析师根据2012年底《人再囧途之泰囧》最终12.7亿票房,加上今年银幕数同比去年的增长情况,给出了14亿—18亿的票房预测。

    不过,在前日观影后,机构纷纷吐槽《私人订制》。 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份在机构投资者间广为流传的买方研究员观后感表示,片子前重后轻连贯性差,主题模糊,“绝对远低于预期”。随后一位券商分析师也曾公开对媒体表达出相近看法,“看到一半都看不下去了”。

    电影票订购网站格瓦拉副总经理张学静则表示,从预售票数据来看,《私人订制》热度甚至高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目前影院排片率高达56%。张学静表示,资本市场对该片动辄10亿以上的票房预期或许过于激进,但结合格瓦拉数据来看,8亿票房还是值得期待的。许多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小众口碑不具代表性,待19日正式公映后的大众反映,才是影响影片票房走势的关键。

    票房成传媒股股价飙涨动力

    实际上,包括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如此关注该片的票房,源于随着国产电影的复苏,以及近期国家出台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产业的政策利好,“看看电影,炒炒股票”成为市场的另类投资风向标。有投资者表示,“如果找不到好股票,就炒传媒股吧。传媒股比科技股好操作,股价和票房挂钩,新片出来只需要看票房和影评就够了。”

    例如,光线传媒此前凭借《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一系列影片,成为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传媒股。从去年末股价受《人再囧途之泰囧》刺激上涨前算起,至今年10月8日创出历史最高价65.23元,区间涨幅高达503.42%(前复权,下同)。

    而股价受票房成绩左右的另一家典型公司则是华谊兄弟。其去年11月29日上映的《一九四二》,首日票房仅2000万,股价次日应声跌停。不过,随后凭借《十二生肖》的超预期票房,以及股市触底反弹等,股价又开始涨势。据其三季报,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4.53%;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增长206.86%。盈利的大增,其影视业务方面取得良好票房是重要原因。其间,电影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150%,如《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票房表现均堪称出色。在好票房以及出售掌趣科技持股等利好刺激下,股价节节走高,并曾于今年10月8日创出40.90元的历史新高。从去年末的7元左右的价格算起,区间涨幅高达约500%。

    对于上述传媒股因票房导致股价的涨跌,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资金通过单个影片对股价进行炒作的本身,对上市公司和价值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主力资金再现逾8亿元净流出

    虽然业内对“看票房炒股”有不同的看法,但机构观影后对《私人订制》票房的看淡,已再度对华谊兄弟的股价造成了冲击。昨日,华谊兄弟股价跳空3.65%低开后,快速跳水至跌停,盘中虽有反抽,但截至收盘,仍有逾7万手卖单挂在跌停价30.78元处。

    股价跌停下,华谊兄弟董秘昨日对媒体的公开回应显得很苍白,“年末资金面较紧张,整个传媒板块的回调很正常,《私人订制》19日排片占比近50%,远超西游,是贺岁档最受观众期待的影片。”

    该股成交回报显示,昨日跌停为资金大举出逃的“杰作”。在卖出榜前五的席位中,前三席位均为机构,且出货金额均为亿元级,分别为2.15亿元、1.72亿元和1.05亿元,合计为4.92亿元,占该股昨日总成交金额36.1亿元的13.63%。买入榜虽也有一机构,但买进金额仅为4337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则显示,主力资金昨日净流出该股8.02亿元,仅次于10月10日8.12亿元的净流出金额。新快报记者发现,在10月10日之后,其股价便陷入大级别调整,最高跌幅一度接近4成。即便近期有所反弹,区间跌幅仍高达13.76%。而此次股价是否将再现当日的大调整,值得引起警惕。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