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生态经济优先权之争:工程决策民主可引入第三方

2014年03月24日 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3月24日电(记者 邵思翊)随着城市扩张,公路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基础建设拉近了现代化与大自然的距离。当前,中国大多数地级以上城市都把“生态城市”作为建设目标,如何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了当下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保证全方位的利益均衡最大化,有专家指出,目前有关部门“关门决策,自我评价”的流程存在缺陷,引入第三方评估系统很有必要,通过完整的信息公开,以保证决策的公开透明。以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可从技术、经济、社会、政策法律和生态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要完整地回答民众提出的质疑。

  钱塘江水底高速多花30亿护潮 获网友点赞

  即将通车的钱江隧道是浙江第一条水底高速公路、也被誉为“跨杭州湾三大通道”的收官之作,为杭州湾再添便捷过江通道,形成“一湾三通道”通行格局。

  钱江隧道的通车将有效缩短了杭州到上海、萧山、绍兴等地的时空距离,同时也保护了“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的钱塘江潮涌奇观。

  事实上,钱江通道的建设也经历了种种“波折”,由原先的钱江十桥“变身”为当下的钱江通道。

  杭州市公路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葛军介绍,十年前,钱江通道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最初建桥的设想获得了充分肯定,并进入预可、工可阶段。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要经过海宁盐官这一观潮胜地,保护钱江潮涌、保留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高。

  保护钱江潮的想法成形,同时,随着建隧道的技术日渐成熟,2006年,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重新集结,反复论证“桥改隧”方案。“桥跟隧不一样,隧道比原来造桥多增加30亿元成本。”葛军说,方案的改变也改出了浙江首条水底的高速公路。

  “30亿买钱江潮无碍,算盘打得倒很精。”网友们为工程方案点赞。

  西湖南屏山隧道或破坏环境 遭专家亮红灯

  在浙江,能与钱江潮相媲美的景观,非西湖莫属。西湖景区南屏山工程的建设,让生态、经济这柄天平转向了另一边,也带来了更多争议。

  2013年,杭州西湖景区为缓解周边满是著名景点的南山路交通拥堵问题,规划建设南屏山隧道。同年8月,据杭州市发改委的批复,南屏山隧道项目将于年底前开挖,预计2015年完工。

  针对该工程,此前第二届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期间,四十多名曾参与西湖申遗工作的老干部、专家,通过联署签名的方式表达了对西湖保护现状的担忧。

  在他们看来,该项目会破坏西湖景观的完整性,“如果有人一意孤行,我们就告到国务院、住建部,甚至到联合国世遗组织,摘帽也在所不惜。”

  期间,杭州市民宋某也要求杭州市建委公开项目相关信息,他怀疑,项目的评估和决策过程有可能存在问题或者缺陷,导致项目决策出现失误。

  作为其中较为重量级的专家,原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告诉记者,南屏山下是石灰岩的喀斯特地貌,有许多溶洞。根据古文献记载,这些溶洞藏有诸多摩崖石刻。一旦动工,很可能将遭到永久破坏。

  “(专家咨询会)最近这几年开得很少。我觉得(杭州)市规划局、市建委要多听听专家们的意见。在过去,正是在专家们的建议下,才保住了很多好东西。”毛昭晰说。

  生态经济两者博弈:引入第三方民主决策

  如何保住日渐消失的“好东西”?又该如何保证全方位的利益均衡最大化?

  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平指出,政府在过程中做出重大决策,属于公共事务。面临重大决策,当地的居民或在一定范围内的市民有权参与公共决策。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过程及结果,才会最符合发展的需求,也最符合一个更广意义上的公共利益。

  “其中也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问题,但要让大家的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呼声能够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被考虑到,让他们能够参与这个过程。”王平告诉记者,以钱江隧道为例,最终以多花30亿去修隧道,而非大桥,这相对来说一个社会治理或者善治的结果。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系主任范柏乃则有不同看法。范指出,仅尊重民意是不够的,例如有老百姓反对,有关单位便要再次全面调查和研究解决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尊重民意,强调保护名胜古迹,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实际上也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合理不合理要通过全面的评估做出最佳的选择,让社会公共利益达到最大化。”范如是说。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介绍,大型工程建设需要技术、经济、社会、政策法律和生态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整地回答民众提出的质疑。

  “决策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各种权衡,过程中便应让民众参与,不是做完后,出现的问题再来追究。”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竹认为,并不能简单地拿一个标准来说,从目前倡导的观念上看要求生态优先,发展作为硬道理,经济优先考量也存在,这就需要尽可能协调好各方面因素。

  在吴伟强看来,目前有关部门“关门决策,自我评价”的流程,从程序上而言有缺陷,必然会遭受质疑,而引入第三方评估系统很有必要,通过完整的信息公开,以保证决策的公开透明。

  另外,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也指出,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亟须完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信息公开,让公众充分参与到环评过程中,保障相关居民的知情权及对与自己相关事项的决策权。(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