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千亿资产“嫁”给谁

2014年07月10日 09:5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据媒体报道,连续两天,中石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上均取得新进展。6月30日,中石化在最后时刻如期推出对油品销售业务的“混改”方案,并决定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民营、社会资本。次日,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专业化重组再落一子。
  而从中石化目前的资产状况来看,截至2014年4月30日,销售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3418亿和644亿元。如果按照出让股权30%测算,转让的资产规模将达到千亿以上。而如果按照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的资金则接近200亿。
  由于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效益一直比较好,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也高达251亿元,因此,对中石化实行混合所有制有兴趣的战略投资者也比较多。据悉,包括复星集团、腾讯、上海绿地集团下属能源公司、阿里巴巴以及一些保险机构均与中石化有过接触,都有意向参与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现在的问题是,中石化到底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投资者才是合适的。也就是说,不仅要迈出混合所有制的步伐,更要对企业的发展能够带来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估值和社会形象。
事实也是如此,对中石化来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远不是引进资金那么简单。要知道,对中石化这样的垄断企业来说,钱决不是问题。实际生活中,不知有多少银行死钉着要给中石化贷款呢,而且贷款的利率也远低于其他企业。中石化需要的,是能够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让企业的市场价值真正得到提升,让企业的社会形象能够得到有效改变。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的,不如不改。
  也许有人会说,象中石化这样的“靓女”,根本不愁嫁,而且可以嫁个好郎君。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郎君的好坏和优劣。有钱是否就是好郎君,有钱是否就能让中石化的市场估值和社会形象得到改变。这点很难说,中国有钱的企业很多,但是,能够为中石化带来这两点变化的未必很多。搞不好,还会负面效应叠加,使中石化的市场估值和社会形象更差。
  对中石化来说,要想真正找到如意郎君,最关键的还在于先把自己打扮好,先把自己的价值评估好。在此基础上,再按照自身的条件去寻找如意郎君。
  自身的价值,当然是需要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评估和测算了,利润多,未必价值高。关键在如果市场放开了,企业是否还有良好的前景,是否还能保持良好的效益。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计划经济时代效益“很好”的行业,到了市场经济下,就很快成了负担了。如供销社和大量商业企业。又如煤炭,放弃计划经济没几年,就玩起了“过山车”。石油行业一旦步入市场化,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显然,不能对企业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估,是很难吸引到真正的投资者的。
  而从中石化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在价值评估过程中过度考虑企业的未来前景,也可能带来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毕竟,中石化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必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否则,就容易产生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中石化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以什么机关报价格转让资产,可能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投资者,就是很重要的事了。前面提到的这些企业,应当说都是中国目前的佼佼者。但是,佼佼者是否就一定适合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也很难说。因为,有的企业,除了手中有钱,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有的企业,自身还负面新闻缠身,如果再与中石化这样与民众有着天然“隔阂”的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可能对中石化社会形象的改善不会产生多少正面作用。同时,如何建立新发展平台,对中石化建立混合所有制也十分重要。
  笔者倒是觉得,选择阿里、腾讯这样市场比较火、公众形象比较好、管理理念比较先进的企业,可能比其他企业更好。一方面,这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很大,一旦与中石化合作,会立即提升中石化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另一方面,阿里、腾讯等在市场的估值本身就非常高,再配之以中石化这样的垄断企业,其估值应当不可估量。同时,阿里和腾讯的超前理念、网络平台等,也是中石化未来增加营销渠道、提升管理水平、扩大市场影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比较棘手的是,这些民营企业的进入,可能会在股结构上有较高的要求,中石化能否满足,有关方面是否可以更加开明一些,值得关注。
  总之,中石化已经发出了待嫁的声音,也亮出了待嫁的家产,到底嫁给谁,谁来娶中石化这个“靓女”,双方是否能够从各方面都达到对方的要求,还有待观察。
  而从中石化待嫁的思路和方案来看,各地在制定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方案时,也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而不要搞“一刀切”。特别是地方国企,还是应当立足于退出为主,而不要象中石化这样按照低股权比例转让。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