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废除公积金呼声再起 公积金如何“活起来”?

2014年07月11日 11:05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导读】广州公积金新政二次征求意见,废除公积金呼声再起。

  央广网财经北京7月1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生存还是毁灭?”对于住房公积金来说,这是个问题。其实,住房公积金存废争议由来已久,近日,因广州公积金新政二次征求意见,可贷额度减少,并且死守贷过不能再贷,废除公积金的呼声再起。此前关于公积金的观点,比较多的是诟病它劫贫济富、提取困难、管理混乱、投资水平低下、政府挪用、贪腐风险等,有人认为,应该直接废除公积金制度,让市民的薪金上涨,自己打理这笔收入,实现增值;有的人认为,公积金制度惠及了广大民众,废除后,人民利益难以保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认为,应该深入分析公积金制度的优劣,拿出详实的调研资料和数据作为论据,并且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公积金存废问题。

  市民对于住房公积金的看法不一。

  市民:我同事买房子基本上每个月自动会从他公积金卡里面扣钱,再去银行还的那部分贷款就会少一点,很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市民:我们也很想用公积贷款,但是没有满足条件,它要求账上最少有75000块钱,我们两个都没有那么多余额,所以只能商业贷款,但是公司给我们交的那部分公积金是取不出来的。

  按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安排,有的市民使用公积金贷款买了房,而有的市民却因为条件暂时达不到而无法使用。具体情况纷繁复杂,而大家对这项制度的态度也就会有所不同。而目前,更让人们关注的是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报道说,目前全国有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606个,尽管数量大大减少,但执行改革十多年,机构归并仍然没有到位。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自为政,暗藏隐患。

  曲建:在地方政府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面断裂的危险,甚至警示资金短缺,地方政府就开始把脑筋动向了住房公积金,如果这个资金被挪用了,那很显然老百姓想贷款购房的时候就没资金了。

  如今住房公积金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与当初设想的让普通职工也就是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住得上房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住房公积金成为“鸡肋”呢?中国城市运营商业地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欣明认为公积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戴欣明:住房公积金本身已经具有了金融的属性,但是并没有从金融这个角度来运营这部分公积金。这样就发现公积金大量的截留,而同时在只有条例没法律的前提下,运作公积金的时候,是很难把手脚放开的。

  住房公积金为何让很多人“想说爱你不容易”?运行到现在,这项制度又有哪些弊病?到底是该废还是该留?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将就此评论。

  住房公积金设计的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让普通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住得上房。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到现在,是不是实现了当初设立它的初衷?

  石磊:初衷是极其善良的,问题是运行到现批评的多,肯定的少,那这就涉及到这项制度本身的红利和运行成本孰高孰低?红利就是说这个制度带来的福利的水平如何,以及福利的分享程度、公平的程度,成本就是这个制度本身的存在有一笔消耗。

  而现在有人质疑住房公积金“济富不济贫”,甚至有的人认为住房公积金是在“劫贫济富”。目前来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哪些不足?

  石磊:“劫贫济富”不准确,而且恰恰相反,富人现在最不满意,因为他缴的更多,即使买房使用了几万块钱或者十几万块钱,但账户下面已经有几十万了,大家就担心我剩下来的钱能不能透明化的合理的使用。无论穷人和富人,都可以质疑,这是我们的钱,我们是委托人,政府是代理人,委托你去做事情,结果代理人却把我们的钱花掉了。

  可以说,当前中国公积金正处在创新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是发展的唯一出路。公积金制度是否能保持生命力,就看是否跟得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了。目前应该如何改善?如果要是真的取消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又能拿什么来替代,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的住房需求?

  石磊:围绕这些问题和社会的倾向,改革应该是四个重点,一必须下决心把县一级下面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撤掉,这样可以降低成本;第二资金运营透明化;第三资金的使用合理化;第四,资金要能够借助于金融市场,能够很好的运作,让它不断产生增量,存量不受损,又有不断的增量进入,让这个事情做的更好,如果这几项都做不到,我们宁可撤掉。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