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薛兆丰撰文挺征收拥堵费 评论批驳:妄论也

2014年07月11日 12:2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北大经济学者薛兆丰日前通过媒体发表了力挺征收拥堵费的言论。此言一出,再次引发对拥堵费收取的讨论。
  薛兆丰似乎是用经济学原理,为收取拥堵费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他提出公路是“私用品”,因为其是私用的,那么如果不收费就会造成拥堵,造成道路价值被白白浪费。
  把道路生套进“私用品”概念,从原理上就是大错特错。经济学中的私用品概念核心就是排他性和竞争性,但是,显然作为公共交通设施的道路并不具有这两种属性,相反,为了保证更多人的出行,道路更多的是照顾到平等使用,而丝毫不存在竞争意义。所以说,薛兆丰所谓的“公路私用说”从理论基础上,就是站不住脚的,更加不能够以此作为收费的理由。
  我们知道,拥堵费这个收费名目并非我国“原创”,在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重点城市早已开始收取类似的费用。其他国家的经验对于目前的争论显然具有启示的意义。
  在已经征收拥堵费的城市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伦敦,自2003年起,伦敦开始对市中心的车辆征收“道路拥堵费”。目前,收取标准现为每天10英镑,逾时不交会收到高达120英镑的罚单。伦敦对进入市中心的小车征收道路拥堵费初期,每天进入市中心的小汽车减少20%-30%,公交车因此较以前提速25%。
  然而,在拥堵费施行11年后的今天,这座泰晤士河畔的文化名城依然拥堵。据英国实时交通数据处理公司INRIX在去年公布的交通最拥堵欧洲城市排名上,伦敦以一年平均堵车66小时高居英国榜首,在欧洲城市中也名列前茅。
  拥堵费的收取并非没有正面的影响,10多年来,伦敦开车的人在减少,骑自行车、走路、坐公交和地铁的人增多了,“绿色出行”的观念得到加强,这可能是“拥堵费”政策带来的最大、最直接的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实施“拥堵费”政策的同时,还采取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居民即使舍弃了私家车,出行也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国情不同,自然造成拥堵的原因,和治理的效果、方式必然有不相同处。在我国,造成拥堵的原因复杂且多样。
  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在北京,这个超大型城市里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英国全国人口的1/3,是伦敦城人口的3倍。用英国伦敦的车辆管理方案来管理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必然困难重重。其次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是造成拥堵的一个原因。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还难以满意快速涌入城市的人流。出行难是目前每个大型或超大型中国城市的现实,即使是在公共交通相对发达的首都北京,早高峰时,对于所有出行者来说,选择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需要在异常拥挤中和其他人共享,出行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当然,越来越低廉的汽车价格、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的功能区规划,等等很多原因也都造成了城市道路的拥堵。所以,只靠收费就能治理拥堵的观点自然不攻自破。
  另外,在我国针对私家车的收费已经有购置税、燃油税、车船税、消费税、过路费、过桥费、停车费等税费,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其中不少税费已经包含了城市基建、交通管理等费用,但事实上,这些费用在治理拥堵上并未发挥作用。因此,在此基础上再行征收拥堵费本身也存在争议。
  总之,对与拥堵费的收取与否的讨论显然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时下,有些学者为了吸引眼球,抛出惊世骇俗的言论,对社会问题妄加评论。而这类观点往往在理论上就已漏洞百出,扰乱了社会价值的基本判断标准,是不可取的。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