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国三季度GDP增7.3% “通缩”证据不足

2014年10月22日 15:0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GDP等经济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三季度GDP增速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新低。不过国家统计局在发布稿中首次明确,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并且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房地产投资

    增速创5年新低

    解读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认为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是结构调整阵痛的表现之一。另一个表现则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认为,地产开发商拿地并不积极,观望情绪依旧。一方面,各房企的土地储备比较充足,当下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去库存、拼业绩;另一方面,在市场日益趋冷的环境下,各房企在财务上更加谨慎,纷纷加速存货周转减少拿地,以增加流动资金应对市场波动。

    房地产库存

    创近5年新高

    解读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截至9月底,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环比增长4%,增长23.8%,库存呈“飙升”的态势,并创近5年新高。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研究员孙黎认为,随着房贷新政的逐步落实,房企去库存的动力将明显增强,尤其是一些改善型楼盘的库存压力将率先释放。

    盛来运表示,“松绑楼市限购、央行出台房贷新政……这是政策在向市场调节回归,更多让市场发挥调节的作用,这是符合改革的方向的。”

    国民经济

    向中高端迈进

    解读

    “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盛来运同时表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盛来运表示,尽管三季度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国民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而“合理区间”是指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取得积极成果,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市场通缩

    证据不足

    解读

    通缩一般是指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的持续下降。盛来运指出,今年以来,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M2增长速度是12.9%。

    “9月CPI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造成的。”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翘尾因素缩小。实际上,物价还在温和上涨,9月CPI比8月上涨了0.5%,物价还是总体稳定、温和上涨。

    综合翘尾因素、冬季来临、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初步判断后几个月CPI温和上涨可能性较大。

    /预测/

    四季度或小幅回升

    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四季度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盛来运认为,现在我国仍处在战略机遇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虽然消费名义增速下降,但实际增速较为稳健。出口形势尚好,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在10%左右,对下半年GDP增长可能贡献0.5个百分点。未来基建投资还会发力,稳增长政策仍将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部分对冲房地产投资下行的影响。此外,服务业增长势头向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加大。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认为,四季度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将有所改善,基建投资可能有所上升助力稳增长,房贷新政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也有望好转,预计四季度经济状况将略好于三季度。

    不过,整体而言,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向新常态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向“去产能”和“去杠杆”叠加阶段转变,因此经济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也不大。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臣制图 刘逸兴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