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大症结缠绕商品交易市场 创新发展是统一的答案

2014年11月04日 11:5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经济近两年开始进入中速发展期,而消费拉动经济成为绝对主力的时期还未形成,义乌、临沂、常熟等为代表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此格局下正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未来改革的突破口与新路径在哪里?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大会上强调指出,转型与升级是大多数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必走之路,这对新的内生性的增长动力培育至关重要。
  商品交易市场喜忧并存
  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这是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崛起与发展的黄金时期。
  商品交易市场被视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载体,承生产之上游、启第三产业服务之下游,长久以来更被地方政府作为“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强一方经济”的。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地大干快上各类商品市场,并一直经久不息。
  如义乌小商品城、临沂商城这些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规模性商品市场的形成,更诱发了其他地区想做出一番业绩的政府领导的冲动,自此超区域常规、超大型的商品市场在全国各区域迅速建设。
  张志刚表示,快速的扩张,带来超常的发展同时,也对整个行业前景产生不利,这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效益低、市场性质定位同质化趋势严重、流通企业创新能力普遍弱等四大症结。
  新常态下,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寻求“变身”,这已成大势所趋。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作为经济运行的血脉和神经,流通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2014中国市场大会上,它下一步怎样在创新驱动下实现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了重要的主题。
  目前,国内商品交易市场批发业态主要有六种形式:一是工业企业自销批发;二是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各种代理商;三是大型零售企业统一采购与分销配送;四是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五是电子商务B2B的批发;六是专门从事商品批发的流通企业。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但创新发展这是统一的答案。各地的流通企业在未来发展战术层面,更应定准位。
  目前,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公益性受到高度重视,借鉴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管理农产品市场的经验,政府正以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公益性农产品重点骨干批发市场和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国内农产品交易市场提升带来新空间。
  电子商务植入商贸服务业,过去联营返点式的经营方式几乎走到了尽头,体验式消费快速崛起,致使买断经营方式重现生机,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支持下的智慧商业引导消费形成消费链,流通、生产和消费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了商业服务的附加值。
  中商联市场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骆毓龙作出研判,这些正在成为趋势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必将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中成为推动力。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