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让咪表收费疑云成“烂尾”话题

2014年12月09日 20:3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评论眼:在咪表收费争议之前,许多曾经引起舆论热议的新闻事件,往往因为未见处理结果、缺乏新的信息公开、缺乏后续调查而导致最后不了了之。“黑漆路”试验失败该如何问责,数万元的中华灯成煤油灯问责谁,机关幼儿园天价补贴如何能通过……此前有媒体盘点过广州诸多“烂尾”的公共话题。事实上,如今沸沸扬扬的咪表收费争议,恰恰是一个“烂尾”话题的再次张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烂尾”话题并不会沉入时空的黑洞中,他们依然在,在老百姓的心里继续烂着,不仅消弭着公众的信心,更可能会侵蚀政府部门的权威和社会公信力,甚至会在某个节点重新引爆民意。

  “广州停车费停车位迷雾还在持续发酵。”4日,广州停车场协会就路内停车场的热点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协会新闻发言人称,一个咪表停车位一年的利润只有410元,一个咪表一天只赚1.1元。此言论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哗然,甚至有网友发出了“求承包”的呼声。

  一边是“咪表一天只赚1.1元”的说法,另一边却是路边停车费大幅上涨的现实,今年8月1日开始,一类地区咪表的收费翻了一番,最高达16元/小时。两者之间的强烈反差,由此带来了太多需要解答的疑惑:广州停车费最近6年涨了两次,却得来一个咪表一天只赚1.1元的结果,背后究竟是有苦衷、还是另有猫腻?广州市审计局公布的广州市本级201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显示,经营广州道路停车泊位的两家公司未按实际经营路段缴交道路自动收费停车泊位经营权收入,合计70条路段没有缴费记录,老百姓交的巨额停车费到哪里去了?咪表招投标曾经出现长达3年多的空当期,停车场协会负责人称当时无人提出异议,究竟谁该承担责任?……围绕着咪表收费产生的诸多疑问犹如层层迷雾,笼罩着人们。

  咪表收费迷雾不能止于追问,不能让咪表收费成为一笔糊涂账,更不能让咪表收费争议成为年度“烂尾话题”。在咪表收费争议之前,许多曾经引起舆论热议的新闻事件,往往因为未见处理结果、缺乏新的信息公开、缺乏后续调查而导致最后不了了之。“黑漆路”试验失败该如何问责,数万元的中华灯成煤油灯问责谁,机关幼儿园天价补贴如何能通过……此前有媒体盘点过广州诸多“烂尾”的公共话题。事实上,如今沸沸扬扬的咪表收费争议,恰恰是一个“烂尾”话题的再次张扬。早在今年初,广州公布的2套差别化停车收费优化调整听证方案刚露头,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咪表”停车费大涨是否合理?亿元的巨额停车费都哪去了?这些问题早就备受关注。时至今日,利益与矛盾纠结的诸多疑问仍然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多了“咪表一天只赚1.1元”的说法搅动浑水,争议仍然难除。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烂尾”话题并不会沉入时空的黑洞中,他们依然在,在老百姓的心里继续烂着,不仅消弭着公众的信心,更可能会侵蚀政府部门的权威和社会公信力,甚至会在某个节点重新引爆民意。

  不让咪表收费争议成为“烂尾”话题,应有公开透明的问责机制,不仅要关注利益与矛盾纠结的焦点、热点,更要追究“被烂尾”的责任,以根治背后的责任不清、问责不明、监督不力等诸多绕不开的问题。一些繁华商业区路段,就有不少经营单位未经审批就“占山为王”,设了咪表泊位收费,有的地方部分路段只批了10多个泊位,但是经营者却划了30多个泊位经营,这样的状况早已见诸报端。而一咪表公司在2008年经营期满至2011年11月重新招标之前的这段长达3年多的空档期内,一直经营着1022个咪表泊位,其经营权并未由政府无偿收回,这样的新闻更让人不禁发出“管理者去哪儿了”的疑问,而这背后是否存在相关利益输送更需要查个水落石出。至此,公众舆论反复追问的已经并不仅仅是一个咪表收费的账目,而是公共资源配置背后的透明公开等治理逻辑。显然,这些质疑光是靠广州停车场协会的挺身而出,难以对老百姓的所有疑问给出权威的解答,更难以让所有人一下子信服。面对追问,职能部门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应对热点事件快速公布信息,积极回应,占领社会舆论的第一落点,才能避免坊间传言满天飞带来的被动和难堪。面对追问,唯有坚持程序正义和依法行政,以严肃的态度给百姓一个交代,切实落实问责制,才能修补社会公信力、让群众心服口服,才能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对咪表收费争议的追问,更多的答案需要从对制度的持续改进中寻找。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在态度上接受舆论监督,更需要在解决问题上扎实接棒,把热点压力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要整治咪表停车收费之乱必须下决心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惩处制度,如果不公开、假公开,公开数字不真实、存在水分,相关部门、机构就要负责,特别是主管领导要负责。这样才能让账目明明白白,让追问有始有终。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